1911年11月的川南,秋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
滇军第二团在林毅的率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叙府(今宜宾)挺进。
士兵们踩着泥泞的小径,肩扛着沉重的步枪,呼出的白气在晨雾中凝结成霜。
他们不知道,前方的叙府城墙上,清军守将赵尔丰正眯着眼睛,透过望远镜观察着这支逐渐逼近的部队。
"
大人,滇军已进入伏击圈。
"
副将低声报告。
赵尔丰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他脸上的刀疤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狰狞。
“传令下去,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再开火。”
林毅骑在马上,心中隐隐不安。
作为滇军精锐二团的团长,他参加过多次战斗,但这次任务让他感到异常沉重。
叙府是川南门户,拿下它意味着为滇军打开通往四川腹地的大门。
可眼前这条狭窄的山谷,两侧峭壁如刀削般陡立,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
传令兵,通知前队加快度通过山谷!
"
林毅刚下达命令,一阵尖锐的哨声突然划破寂静。
刹那间,枪声如暴雨般从两侧山崖倾泻而下。
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出火花,滇军士兵还未来得及寻找掩体,已有数十人中弹倒地。
"
隐蔽!
找掩护!
"
林毅大吼着跳下马,一颗子弹擦着他的脸颊飞过,带出一道血痕。
滇军士兵训练有素,迅分散到岩石后方还击。
但居高临下的清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子弹如雨点般落下。
林毅看到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如刀绞。
"
团长,我们的重机枪被压制了!
"
一名士兵满脸是血地爬过来报告。
林毅咬牙下令:“迫击炮小队,瞄准左侧山崖开火!”
三迫击炮弹呼啸着飞向山崖,爆炸掀起碎石和尘土。
清军的火力暂时减弱,林毅抓住机会:“全团撤退!
向高地转移!”
当滇军二团狼狈撤出山谷时,清点人数,已有一百四十多名士兵永远留在了那片死亡之地。
林毅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前,看着担架上盖着白布的尸体,拳头攥得白。
"
给总督报,"
他的声音沙哑,“我军遭遇伏击,赵尔丰死守,请求指示。”
昆明军政府内,唐启接到电报时正在研究四川地图。
当他读到"
一百四十多人阵亡"
时,手中的茶杯"
啪"
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
混账!
"
一向冷静的唐启罕见地暴怒,“赵尔丰这个老狐狸!”
参谋长周世明快步走来:“总督,是否增派部队?”
唐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窗前,望着昆明的夜色,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牺牲士兵的面孔。
他们都是云南的好儿郎,有的才十七八岁,有的家里还有妻儿老小等着他们回去。
"
不,"
唐启转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我亲自去叙府。”
"
总督,太危险了!
"
周世明惊呼。
唐启已经拿起军帽:“一百多条人命,我必须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备马,立刻出。”
三天后,唐启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叙府城外的滇军营地。
林毅见到总督亲自前来,既惊讶又愧疚。
“总督,属下失职…”
唐启抬手制止了他:"
不是你的错。
赵尔丰熟悉地形,又狡猾多端。
"
他走到沙盘前,仔细研究叙府的防御体系,“强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智取。”
夜幕降临,唐启召集军官们开会。
帐篷内煤油灯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凝重的面孔。
"
诸位,"
唐启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的目标是拿下叙府,但不能再让兄弟们白白送死。
我决定采用围城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