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司令部大楼已经化为一片燃烧的废墟。
残垣断壁间,火焰仍在贪婪地舔舐着一切可燃之物,浓烟如同黑色的巨柱,直冲云霄,成为这个血腥黎明最醒目的标志。
幸存的日军士兵如同无头苍蝇般在废墟周围乱窜,呼喊着,救火,更多的是在徒劳地扒拉着瓦砾,试图寻找可能生还的军官。
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尘味、木材燃烧的焦糊味,以及……一股淡淡的、令人作呕的烤肉味。
那些如同预言般飘落的白色纸片,此刻正随着微风,缓缓飘落在平壤城的大街小巷,飘落在惊慌失措的日军士兵头上,飘落在那些躲在门窗后、既恐惧又带着一丝隐秘期盼的朝鲜平民手中。
纸上印着清晰的中文、日文和朝鲜文:
告日寇书
侵我国土,杀我同胞者,虽远必诛!
此炸平壤,乃惩戒之始!
限尔等三日内,退出鸭绿江以东所有侵占我中华之土地!
逾时不退者——尽殄之!
最高统帅部唐启
这如同晴天霹雳般的宣言,和天空中那令人胆寒的华夏机群一起,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震动,深深植入了每一个日军官兵的心中。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中华大地,从繁华的上海滩到广袤的华北平原,从风雪弥漫的北国到温暖湿润的岭南,所有的城市、乡镇、村庄,只要通着电线的喇叭下,或是人流聚集的广场上,都挤满了屏息凝神的民众。
时间,定格在民国二十年九月十九日清晨六时整。
一阵细微的电流杂音过后,一个声音从无数只黑色的喇叭中清晰地传了出来,传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那声音并不十分洪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沉稳、坚定、不容置疑,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清晰地敲打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坎上:
“全国同胞们,我是唐启。”
简简单单的开场白,却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瞬间让喧闹的广场、嘈杂的街巷安静下来。
无数颗心被瞬间攥紧。
“就在昨夜,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
那个沉稳的声音继续着,每一个字都如同沉重的鼓点,“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我驻守鸭绿江的边防军第七集团军,动了蓄谋已久的、无耻的、野蛮的武装侵略!
他们动用重炮,强渡鸭绿江,企图重演甲午之耻,再次将铁蹄踏上我神圣国土!”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和凛然正气,如同出鞘的利剑,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一次!
我们不再退让!
这一次!
我们不再沉默!
!”
“我英勇的第七集团军将士,在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的指挥下,依托坚固工事,浴血奋战!
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让侵略者的尸体,堆满了鸭绿江畔!”
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豪与力量,“与此同时,我英勇的敌后武装,深入虎穴,成功切断了日寇赖以运输的生命线!
就在刚才,我英勇无畏的‘惊鸿’航空队,已奉命起飞,跨海远征!
将复仇的炸弹,精准地投在了日寇关东军司令部的心脏——平壤!
宣告了他们侵略行径的彻底破产!
宣告了他们必将灭亡的命运!”
声音停顿了片刻,仿佛在积蓄更强大的力量,然后以更加斩钉截铁、如同惊雷般的宣告响彻云霄:
“同胞们!
侵略者已至!
战争强加到了我们头上!
我,中华民国最高统帅,唐启,在此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危险的不是我们!
是那些胆敢侵略我们的豺狼!
我命令——”
“全军将士!
奋起抗战!
以血还血!
以牙还牙!”
“全国民众!
奋起守土抗战!
人不分男女老幼!
地无分东西南北!
人人皆兵!
处处皆战场!
支援前线!
保卫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