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 “启星与陶瓮厂家的合**议”:“他们要垄断陶瓮供应!以后非合作品牌,连装雨水的陶瓮都买不到,价格还要涨 15 倍!”
林薇站在芦苇地旁,看着小糯米贴在芦苇上的 “纤维剪纸”,突然觉得一阵寒意。她知道,启星的终极纤维绞杀来了 —— 从纤维加工到陶瓮配件,从合成纤维到原料垄断,他们想彻底掐断传统手作的设备原料根脉。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拿起手机,在 “全球传统芦苇种植联盟” 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纤维、陶瓮,咱们就联合建加工厂、烧陶瓮!明天上午 9 点,基地开设备原料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 “启星纤维加工厂” 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满了合成芦苇纤维,车身上贴着 “启星专属环保纤维” 的标签。林薇握紧了婆婆递来的芦苇根(沾着催醒剂,带着爷爷的温度),指尖触到小糯米剪纸的芦苇纤维 —— 只要传统芦苇还在,只要匠心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合成芦苇纤维里添加了 “降解剂”,这批纤维编织的雨水棚,会在 3 个月后突然降解碎裂,而欧洲 12 家店已经用这批纤维生产了 500 套手作产品,即将发往消费者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