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风感到震惊的时候,蒋芝开始讲述了了她的婚姻生活经历。
蒋芝出生于农村,父母的思想都很传统,从小就被母亲灌输严格的贞操观念,因此她在跟男朋友谈恋爱期间,最多就是让男朋友拉拉手,亲亲嘴,从未让男朋友突破底线,这样一直到新婚之夜。
她们的新婚之夜是真正的新婚,不是像农村对联描述的当代年轻人的新婚现状:“一对新夫妻,两个旧行头。”他们两个,丈夫的新不新,她至今都不知道,但是她自己的绝对是新的,从未让人碰过。
可是新婚之夜,新郎兴冲冲进了洞房,刚刚才搂住新娘蒋芝,外面居然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真是把新娘给惊呆了,因为敲门
的不是别人,居然是新郎的母亲,新娘的婆婆。
婆婆赵满坡对儿子周廷华说:“廷华,我头晕的厉害,今天晚上怕是要出事,你到我房间里来守着我。”
奇葩吧?儿子新婚之夜,她居然公开让儿子去她的房间守着她?说她头晕的厉害,但是蒋芝却看着自己的婆婆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就算真多头晕,这时候还有很多亲戚朋友都没有离开,她完全可以让一个女性亲戚去照顾她的呀!
为什么要让新婚的儿子去照顾她?
而且新郎周廷华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马上走出了新房,跟着他妈妈走了。
蒋芝以为,这毕竟是洞房花烛夜,新郎去一会照顾他妈妈睡下了就会回来,可是没想到,蒋芝一直等到天亮,新郎也没有回到洞房来。
越等越愤怒的蒋芝等到天亮新郎没有回来,她一气之下天亮之后就气冲冲回娘家了。
蒋芝回到娘家,一见到母亲就痛哭失声,可是当母亲得知缘由后却安慰她说:“我以为是什么事呢,就这个事你哭什么?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呀,儿子孝顺母亲,这有什么不对的?一个孝顺的孩子,人品差不到哪里去,不过一个晚上都不回来,是过分了一些,你玩两天就回去吧。”
蒋芝听了母亲的话,也觉得有点道理,心里虽然还是很生气,但是还是愿意给丈夫一次机会,如果丈夫来接她回去,她就借坡下
驴,这事就算过去了。
三天之后,“丈夫”周廷华果然来接她了,她也就跟着周廷华回去了。
两家人相隔不是太远,又都是在农村,那时候,两个人都在乡镇上班,来往都是步行。
走到村口的时候,蒋芝听到有人喊:“周听话,把媳妇请回来了?你妈要是让你把你媳妇打一顿,你听不听话呀?哈哈。”
跟周廷华说话的是个年轻男子,一脸的嘲弄和戏谑,这时候,蒋芝才知道周廷华在村里居然有个绰号,大概是因为他是一个最听话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周听话。
蒋芝一听,脸就红了,而丈夫周听话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顾急匆匆往前走。
“周听话,晚上是跟你妈睡还是跟你媳妇睡呀?还在吃奶吧?是媳妇的奶好吃还是你妈的奶好吃呀?哈哈。”
“周听话,你把你媳妇接回来干啥?你妈同意了没有呀?要是你妈让你媳妇去睡猪圈,你听话还是不听话?哈哈。”
......
一路上都有人拿周听话开玩笑,可是周听话都一言不发,只管低头匆匆赶路,蒋芝没想到,周廷华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一个大学生,在村里居然就是一个笑话,他居然如此软弱,众人取笑他,他居然可以做到完全沉默,一言不发。
到了家里,蒋芝觉得这个晚上,丈夫一定会陪着她,然后给她
道歉,弥补新婚之夜的亏欠,可是没想到,刚到家不到两个小时,周听话的舅舅就赶来了。
“廷华呀,你表弟明天就要去考试了,这可是高考呀,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搞不懂,今天晚上你去辅导他一下。”
周廷华舅舅的语气不是商量,完全是一种命令的语气,因为他是长辈,他觉得他有这个权力。
周廷华看看母亲赵满坡,赵满坡说:“看什么看?舅舅让你去你就去呀,还有什么比高考更重要的吗?”
赵满坡的态度,让蒋芝感觉,周听话的舅舅就是赵满坡请来捣乱的。
让蒋芝气愤的是,周听话只是看了她一眼,根本就没有征求她的意见,又跟着他舅舅走了。
蒋芝这次没有回娘家,她决心和婆婆赵满坡斗一斗,她就不相信,自己和丈夫睡个觉都那么难,难道就真的没有机会睡在一起了?
想到这里,蒋芝跟婆婆还是打了一声招呼,就去周听话的舅舅家找周听话了。
周听话确实是在给他的表弟辅导功课,等周听话将表弟的功课辅导完毕,蒋芝严肃地跟周听话提出要求,要求明天就去旅游度蜜月,如果周听话不答应,她就只能回娘家,再也不回来,然后离婚。
“我妈,应该会同意吧?”
周听话第一个想到的居然还是他妈同不同意的问题,蒋芝可不管婆婆同意不同意,反正不同意就离婚。
当天晚上因为太晚,二人就在舅舅家住下了,住在别人家里,当然不可能同房,蒋芝跟周听话的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