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科考这种事情,所有皇帝都看的很重要。
柏轻音自然也明白,科举的重要性。
看着魏治洵这着急的样子,她忍不住道:“放心,我让人去查过了,参加科考的人很多,那些个世家公子有不少,但是平民百姓更多,魏治洵,新朝有了新的血液,会变得更好的。”
尤其是高深那种大才子,也来参加科考,这无疑是带了个好头。
柏轻音说的,魏治洵心里都明白都清楚。
可清楚是清楚,他就是控制不住的乱,他不知道这群人里学问最好的,会是什么样子。
殿试的那日,柏轻音坐在屏风后面,魏治洵亲自监考,他从你龙椅上走下来,会忍不住看一看考生们的卷子。
有胆子小的人,感受到魏治洵站在身后后,一大团墨迹直接落在了卷面上,让整个卷面都变得脏兮兮的。
还有人因为手抖,直接把字写错了。
他走到最前面那个高大男人的身后,看向他的试卷。
男人字体刚毅,每个字写的都很漂亮,比字更漂亮的,是策论。
魏治洵的眼睛都在发光。
尤其是注意到这个人还很稳当。
看了一眼名字,魏治洵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走了回去。
他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份喜悦告诉柏轻音,想到此,他起身走到屏风后。
柏轻音听着他小声说高深的策论写的多务实,柏轻音明白,这状元的位置,这高深怕是坐定了。
想到此:“除了那个叫高深的,陛下觉得还有什么特别出色的的人吗?”
魏治洵又说了几个名字。
“还有几个年轻的,但是一看就知道没经过大风大浪,需要磨练。”
魏治洵对那几个年轻人还是蛮看好的,今年他们肯定是不行了,但过两年,魏治洵相信榜单上绝对会有他们的名字。
“年轻有年轻的好,不过现在求的是务实,是稳定。”
新朝需要的新鲜血液,不是将民生搅合的乱七八糟的人,而是一个能稳定民心,带领百姓走向更高更远的官员。
“那高深,高深这个人的策论,怎么看,你怎么都满意,新朝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新鲜血液。”
柏轻音眨了眨眼,看来魏治洵对高深的评价真的不低。
他忽然想到徐丞相的学生,这考场上,自然也是有徐丞相的学生的。
也不知道徐丞相的学生是什么样子。
“徐丞相的那几个学生怎么样?”
魏治洵想了想:“务实派,但也需要磨练,那个叫玉魁的,大概会得探花的位置。”
本来魏治洵是不想让徐丞相的学生参加这次科考的,首先,徐丞相本人是大魏派来的卧底,谁能保证他的学生干不干净。
但是柏轻音不让他一棍子打死,她命人在暗中调查了那些公子哥。
不过好在这群学子没什么问题,皇帝不计前嫌,让他么参加科考。
一时间在这群学子心中地位又猛窜了一大截。
魏治洵对此一无所知。
收卷后,卷子经过简单的批阅便传到了韦治洵的面前。
魏治洵看着眼前的卷宗,将自己满意的全部抽个柏轻音看。
“这人写的好是写的好,可惜了,这一团墨太减分了,将来将他们的策论贴出去,这位的卷子怕是要被笑话了。”
魏治洵指着那落了一大团墨迹的策论,忍不住笑了起来。
柏轻音看着他这个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也能看出来,这人虽然经过了前面的几重考试,但是仍有些胆量不足,在翰林院磨练两年,也是个不错的苗子。
“你看这个。”
柏轻音将自己手里的一张卷子递过去。
这人写的一手锦绣文章,字好看,文章的内容华丽,内容却让人耳目一新,虽然新朝需要稳定的人才,但这种打破格局的,倒是更让她眼前一亮。
让她选的话,她还真难从高深和他之间选出个一二。
魏治洵接过柏轻音手里的卷子。
看了两眼后,眼中的震惊也是遮掩不住。
这样优秀的人才,他在朝堂上的时候怎么没注意到。
“这个人的策论有趣,他对民生的看点跟朕一模一样,重民生,重经济,重发展,他的目光和高深的目光无法说谁的目光更有远见,但他比高深更冷漠。”
柏轻音也注意到了,她努力回想这个名字,和在场的哪个人能对上。
可注定要让柏轻音失望,她想了许久,都没想起来,这个人到底的是谁。
“再考虑一下,这不着急。”
魏治洵点点头。
两个都想要,两个精功的方向也不同。
这两人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