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待在家里面陪着老婆孩子的,但见她们无衔接般的适应了在渝州的生活,陈元庆也就去上班了。
一家企业在正常运转的时候,需要老板随时的盯着吗?
陈元庆很肯定的来讲,是不需要的。
所以,陈元庆在北辰工业内,并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
很多事情,根本就到不了他这就已经被处理好。
来到他这的,只是一份文档,向他通报说明。
此时,陈元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完善北辰工业内部管理制度上面。
准确的来讲,是更新《北辰工业职工手册》。
职工手册就像是北辰工业的内部大法典,各种事项都有进行详细规定。
陈元庆很清楚,规定被定得越死,活力就会下降。
所以,在制定规定的时候,能够不定死的,就保持弹性。
美其名曰:人性化管理!
咚咚咚!
陈元庆正在逐一对新版职工手册进行查阅,对于一些感觉有问题的地方,给圈下来。
听到敲门声,陈元庆抬头看了眼,是项娜!
“什么事?”
项娜:“刚是接到一个消息。”
看着项娜的表情,稍显得有点沉重。
“说说吧,这坏消息是什么?”
这世上,不可能只有好消息。
各种坏消息会接踵而至。
对此,陈元庆有心理准备。
再者说了,好坏也就在一瞬间。
有的时候,看似坏,实则好。
变坏为好,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项娜看了眼陈元庆身前的职工手册,每年职工手册都是会进行一些增补删减。
毕竟,北辰工业是以此来治企的。
北辰工业将一切,都是给文字制度化,让全公司上下都知晓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
而不像是其他企业,更多的靠的人治。
遇到好的人,职工的日子倒是也过得不错。
可遇到坏的人?
什么事,不都这人一张口说。
项娜在陈元庆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下:“精骑摩托在秘密研制摩托车发动机,而且已经快接近成功了。”
陈元庆手上的笔稍稍停顿了一下:“这事,倒是不奇怪。”
精骑摩托在和北辰工业合作之后,基本上其摩托车发动机都采购自北辰工业。
现在两家合作得看似亲密无间,可也并不是说就没有裂痕的。
最大的裂痕就是北辰工业进入到摩托车整车领域!
以前北辰工业就只是搞发动机,精骑摩托自然就放心的从北辰工业进行采购。
北辰工业先做了初一,也别怪人家做十五!
陈元庆还是能够换位进行思考的。
他要是精骑摩托的管理层,也是会怕北辰工业突然断了发动机供应。
短期内不会,可长期来看呢?
如果北辰工业在摩托车业务上面发展得好,是不是自身需要大量的发动机。
在这个时候,是先满足自己,还是先满足友商?
脑子稍稍正常点的人,都知道如何进行选择。
项娜:“如果精骑摩托自己的发动机研制成功,并且用到自己生产的摩托车上面。那么必然就会减少对我们发动机的采购。”
“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
卡下发动机的交付或者最新的发动机不给人家用!
陈元庆:“的确是要做点什么。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成本上面,应该下降了不少。和他们谈上一下,降低一些零部件采购价格。”
之前的时候,北辰工业给到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价是相当优渥的。
像是那种愿意不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更新生产工艺的厂家,北辰工业更是给订单进行扶持。
至于说那种故步自封,生产设备不更新,生产工艺不研究的,北辰工业是逐步减少订单,然后彻底的给断掉。
即使这家厂子,给出更低的报价北辰工业也是不将其重新纳入。
北辰工业需要大批能够和自己共同成长的供应商。
这种注定在未来要掉队的,北辰工业自然是不愿意去进行搭理的。
北辰工业在通过订单扶持的方式培养小巨人企业。
小巨人企业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在渝州,现在有不少小厂子,通过给北辰工业做零部件生产发展得相当不错。
因为北辰工业在技术和质量上面要求高,也是不断的倒逼这些企业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