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说服其他诸侯国立刻出兵相助。”
楚渊对苏逸说道。
苏逸眉头紧锁,说道:“二皇子,此事难度颇大。
但我会全力以赴,再去联络一些与楚国关系较好的诸侯国,希望能有转机。”
苏逸离开后,楚渊独自一人在朝堂上踱步,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有好消息传来。
此时,楚国边境的战斗愈激烈。
大皇子楚桓和秦烈带领着楚军在血与火中坚守,但他们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在楚国边境的激烈战斗中,每一刻都充斥着死亡与挣扎。
楚国士兵们的鲜血不断地洒在这片土地上,染红了青草,洇透了泥土。
大皇子楚桓身先士卒,已经数不清砍杀了多少敌人,他的战甲上溅满了鲜血,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殿下,您受伤了,快退下休息,这里交给我们!”
一名士兵看到楚桓手臂上的伤口,焦急地喊道。
楚桓却一把将他推开,怒吼道:“我是楚国的皇子,此时不冲锋陷阵,更待何时!
跟我一起杀,杀退这些侵略者!”
与此同时,秦烈在另一处防线指挥战斗。
他手持长枪,犹如战神下凡,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走敌军数条性命。
但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无穷无尽。
“弟兄们,我们身后就是楚国的土地和百姓,我们退无可退!
为了楚国,死战到底!”
秦烈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楚国士兵。
而在战场之外,二皇子楚渊派去各国的使者纷纷传回消息。
有的诸侯国表示愿意提供一些粮草援助,但对于出兵相助却犹豫不决;有的则直接拒绝了楚国的请求,生怕卷入这场战争给自己带来麻烦。
“二皇子,如今各国态度不一,愿意出兵相助的寥寥无几,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使者满脸沮丧地向楚渊汇报。
楚渊心中一阵绝望,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再去劝说那些犹豫不决的诸侯国。
告诉他们,楚国若亡,唇亡齿寒,他们也将面临危险。”
就在这时,苏逸匆匆赶来:“二皇子,有一个好消息。
燕国表示愿意出兵支援楚国,但他们的军队需要几日才能赶到。”
楚渊大喜:“这真是雪中送炭!
立刻派人去联络燕国军队,告知他们战场形势,让他们尽快赶来。
同时,我们也要想办法拖延时间,等待燕国援军的到来。”
在楚国边境,大皇子楚桓和秦烈得知燕国愿意出兵的消息后,精神为之一振。
“弟兄们,燕国的援军马上就到了,我们再坚持一下!”
楚桓大声喊道,士兵们听后,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然而,联军似乎也察觉到了楚国的意图,他们加大了进攻力度,试图在燕国援军到来之前突破楚国防线。
“敌军攻势又加强了,看来他们想战决。
我们一定要守住!”
秦烈一边抵挡着敌军的进攻,一边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战场上,楚国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伤亡惨重,但他们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坚守。
“将军,我们的箭矢快用完了!”
一名士兵焦急地报告。
秦烈眉头紧皱,说道:“用石头砸,拿起你们的刀剑,与敌军近身搏斗!
我们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
楚国士兵们纷纷拿起身边能当作武器的东西,与敌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至极。
而在楚国朝堂,楚尘密切关注着边境战事。
他深知,楚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传令下去,将国内所有可用的兵力全部调往边境支援。
同时,准备好粮草和物资,确保前线的供应。”
楚尘面色凝重地对大臣们说道。
大臣们纷纷领命而去,楚国国内一片忙碌景象。
百姓们也自地组织起来,为前线的将士们准备食物和衣物,他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保卫楚国,楚国不能亡!
楚国在这场生死之战中苦苦挣扎,一边是联军的疯狂进攻,一边是对援军的翘以盼。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边境的战斗愈惨烈。
楚国士兵们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逐渐收缩。
大皇子楚桓和秦烈拼尽全力,带领着残余的部队苦苦支撑,但每一次敌军的冲锋,都让他们的防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殿下,敌军又一次突破了左翼防线,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向楚桓报告,他的声音中带着疲惫与绝望。
楚桓看着混乱的战场,心中明白局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传令下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