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中央控制台前,身边悬浮着数十个光屏,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实验数据、观测现象、规律总结以及……一大堆脑洞大开的应用猜想。
韩千泽走过去,目光扫过那些光屏。
越看,他眼中的疲惫就越被惊叹所取代。
绪的工作,并非简单的数据堆砌。
她以惊人的洞察力和归纳能力,将海量的实验现象提炼成了清晰的应用规律:
· 生命阈值定律:精确量化了不同生命层级对【鬼气冥能】的耐受极限。
· 能量湮灭序列:初步排列了【鬼气冥能】对常见能量的压制优先级。
· 物质衰变偏好性:总结了其对不同物质结构的破坏效率和模式。
· 概念性作用假设:基于现象,大胆提出了【鬼气冥能】可能直接作用于“生命”、“活性”、“存在”等抽象概念的猜想。
而那些应用猜想,涵盖了多个领域,虽然很多听起来天方夜谭,但都建立在扎实的实验规律基础上,逻辑自洽,指向明确。
“这……”韩千泽拿起绪整理出的、厚厚一叠研究报告,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绪,你真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原本以为自己作为导师,进度会领先很多。
却没想到,绪在“应用”这条路上,已经凭借其独特的天赋和思维方式,走出了如此之远,总结出了如此系统、且极具前瞻性的规律和猜想。
这些成果,不仅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本身的价值就无可估量。
“看来,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韩千泽自嘲地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报告,“本质的解析非一日之功,或许需要新的理论突破或者更强大的观测工具。但应用的探索,同样至关重要,甚至能反过来促进对本质的理解。”
他看向绪,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兴奋:“你的这些规律和猜想,为我们打开了无数扇门。接下来,我们可以挑选几个最有潜力的方向,进行更深入的验证和开发。”
“比如,”他指向那个关于“灵体静滞场”的猜想,“如果能实现,或许能为我们安全研究那些‘复苏者’和‘冥土’相关的存在,提供至关重要的手段!”
研究的重心,因绪的卓越成果,悄然发生了偏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