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继续调养。”柳小如回答地没有丝毫犹豫。
若是顾满仓有能够身强体壮的机会,柳小如自然不希望他身子瘦弱,仿佛来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走。
许地榆看了眼淡然自若地坐在一旁的顾满仓,仿佛一切都听自家夫郎的决定的表情,心里有些感触,果然男人嫁得好也是令人羡慕的存在。
“既然如此,愿意继续调理的话,我就把之前的药方稍作改动,原本是担心用药过猛伤了根本,故而都是选用温和的药材,如今他身子好转,能受的住药效了。”
许地榆简单地跟柳小如交代几句,便道:“正巧医馆收了根年份不错的人参,就是这药钱会比原先贵不少,你可备够了银钱?”
这个柳小如早有准备,他一早就把空间里年份最老的一根人参拔了出来,仔细算算大约是快二十年了,又认真炮制了许久。
他从怀中取出人参,又把黎归元扯出来当借口,“许师父,我前段时间认识了个商人,拜托他帮我弄了根炮制好的、快二十年的人参,直接用这个入药吧。”
许地榆也是见过市面的人,一点没有见到二十年的人参的激动,他接过柳小如手里的人参,仔细辨认过后,确定对方没有遇见骗子,确实是一根快二十年的人参。
杏林医馆前段时间收的人参,是从一位药农手里收上来的,人参的根须、参身等都保持完好,就是年份一般,才刚长成的小参,药用价值自然没有柳小如提供的这根强。
既然柳小如早有准备,许地榆也没有藏私,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其余药材在医馆买,然后由许地榆制成药丸。
一切商量之后,柳小如拿着许地榆给开的药方,去前边的柜台抓药,人还未到,就听到了掌柜的炫耀的声音。
“这块牌匾,你们看到没?‘杏林圣手’,新任县老爷李大人专门派人送来的,送给我们医馆的陈大夫。”掌柜的声音带着满满的骄傲,若是他有尾巴的话,此时恐怕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有人就问他,“陈大夫做了什么大好事吗?李大人还特意送牌匾来嘉奖他,可见陈大夫功绩之大啊!”
“湿阻,这种病你们知道吗?”掌柜的卖了个关子,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个问题。
那人好笑地摆手,“我又不是大夫,这么专业的词,我从何而知?”
掌柜的声音骤然拔高,“湿阻,就是一种肝上的病,这玩意儿跟瘟疫一样,特别容易传染给人,而且还轻易治不好,特别可怕的病症。”
那人有些后怕,不可置信地问道:“难不成,陈大夫发现了一个身染湿阻的人,还成功把他治好了,阻止了湿阻的传播,这才得到了李大人的嘉奖?”
“那可不嘛,陈大夫医术了得,研究湿阻多年,可是给咱们清水县解决了个大麻烦啊!”掌柜的声音高亢,像只昂首挺胸的大白鹅。
这话一出,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来杏林医馆的人围着掌柜的发问,并且还指名道姓要陈大夫给他看病,即便是排一天的队也心甘情愿。
柳小如在家里忙着麦收,把陈大夫送回城里之后,没在关心这件事情的后续,没想到最后还是在掌柜的口中得知的。
从掌柜的炫耀的几句话中,柳小如得知,陈大夫成功跟李槐联系上了,并且还跟县衙达成了合作,成功把令顾满田感染的传播者给控制住了,最后还得到了李槐的嘉奖。
虽然柳小如对如何处理传播者有点感兴趣,但是瞧着陈大夫诊室门口排着的长龙,就知道陈大夫肯定忙得脚不沾地,他就不去给对方添麻烦了。
等掌柜的闲下来,柳小如拿着药方找他抓药。
他扫了眼柳小如的药方,里边有不少值钱的药材,掌柜的笑意渐浓,和善地跟柳小如打招呼,“柳夫郎,好久未见,你家相公身子可好些了?”
柳小如这个大顾客,掌柜的想忘记都难,然而他相公顾满仓,掌柜的第一印象就是瘦,瘦的跟麻秆似的,不过第二眼就是惊讶于对方不错的颜值。
商人对你笑,惦记的是他兜里的三瓜两枣,柳小如客套地笑了笑,“已经慢慢好转了,不过还得坚持吃药。”
“坚持吃药好,一口气把病治好了,才是最好的。”掌柜的一边让伙计来抓药,一边跟柳小如闲聊。
抓好药,柳小如给完银钱后,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