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帝国最底层的、却又不可或-缺的产业工人。
……
佛山,钢铁基地。
数十座高耸入云的巨型高炉,正昼夜不息地喷吐着橘红色的火焰。
数万名赤裸着上身的精壮汉子,在足以将人烤熟的高温下,挥汗如雨。他们将来自辽东和澳洲(由开拓船队新发现)的优质铁矿石,炼成一炉炉滚烫的铁水。
这些铁水,一部分将被用来铸造新式的线膛炮和开花弹弹体;另一部分,则会被送往锻造车间,经过水力锻锤的反复捶打,变成一块块坚固的熟铁装甲板,然后装上大船,顺流而下,运往南京的龙江船厂。
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明帝国,都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服务的战争机器。
无数的铁料、木料、硫磺、硝石,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生产基地。
无数的银两,从国库中,从那些开拓贵族手中,从被“合理征收”的海贸利润中,流水般地花了出去。
在太子的绝对权威和对未来战争的精准预判之下,这个古老的帝国,爆发出了一种连它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恐怖的工业潜力。
而这一切,都在京师那场血腥的清洗风暴的阴影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决定帝国、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来临。
没有人敢在此时,违背那位远在印度的太子殿下的意志。
因为京师那数百颗刚刚落地的人头,已经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了所有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