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仙馆内,宜修指尖捻着串珠,听得九州清晏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看来,皇上对她终究是狠不下心。”
宜修抬眸,语气平淡却藏着算计:“甄答应此刻在哪?”
“回娘娘,人已经遣送回紫禁城了,估摸着这会儿该在半道上。”剪秋忙答,语气急切,“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路上动手神不知鬼不觉。”
“不必。”宜修缓缓摇头,指尖串珠停了停,“路上动手太扎眼。一个失宠的答应,在宫里吃不好、过不好,最后‘自尽’,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宜修唇边笑意渐深。
剪秋心头一亮,躬身应道:“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
宜修望着窗外,低声呢喃:“碎玉轩……没想到最后,你还是要回那里去。也罢,便让它做你最后的归宿吧。”
宜修忽的想起什么,抬声道:“对了,派人去盯着四阿哥。”
剪秋微怔,随即提议:“娘娘怎的突然记挂起四阿哥?他无生母依靠,若是娘娘有意,大可奏请皇上过继到长春仙馆来,也好有个依靠。”
“不必。”宜修断然拒绝,语气里满是戒备,“本宫不要他依靠,只求他别有机可乘,去攀附皇上。”上一世四阿哥登基的画面犹在眼前,那孩子心机深沉,绝非易与之辈——甄嬛当年笑到最后,却要养着这样一个养子,后半辈子想必也难得安稳。若想稳妥,倒不如盼着自己手下的人能诞下皇子。
思及此,宜修脑中浮现出安陵容的模样,便对剪秋道:“前几日皇上赏的那批调养身子的补品,你挑些好的,给安常在送过去。”
“是,奴婢一会儿就去。”剪秋笑着应下,“娘娘待安常在,可真是上心。”
“她听话,又聪明,是个懂分寸的。”宜修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只要她不背叛本宫,本宫自然愿意捧着她,给她想要的。”
“安常在看着就是个忠心的,定不会负了娘娘。”
宜修没再接话,心中却已盘算起后路:三阿哥有孝心却无帝王之才,上辈子她试过,终究是扶不起来;五阿哥身子弱,难成大器。皇上子嗣本就单薄,她必须亲手培养一个能继承大统的皇子——若是她的弘晖还在……想到早夭的长子,宜修眼底瞬间漫上一层苦涩。
剪秋见宜修神色哀伤,知道是又念起了嫡子弘晖,连忙上前轻声转移话题:“娘娘,时候不早了,昭华公主想必午睡醒了,咱们去看看公主吧?”
宜修收敛了心绪,勉强牵起一丝笑意:“好,去看看她。”
另一边的韶景轩内,却是一派暖意。华妃正陪着温宜公主玩拨浪鼓,小家伙咯咯笑着,伸手去抓华妃鬓边的珠花,华妃也不恼,眼里满是温柔。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颂芝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见了这场景,又忙稳住身形,笑着喊道:“娘娘!天大的好消息!”
华妃抬眼,语气里还带着方才逗弄孩子的笑意,并无责备:“慌什么,慢慢说。”
“是菀嫔!”颂芝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那菀嫔,不,现在该叫甄答应了——封号被褫了,降成答应,已经遣送回紫禁城,就关在最偏僻的碎玉轩,还下了旨,无召不得出!”
华妃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笑出声,眼角眉梢都舒展开来:“甄嬛啊甄嬛,你也有今天!”华妃顿了顿,又问,“可知皇上为何突然厌弃她?”
“具体原因没打听出来,只听说甄答应是惹得皇上龙颜大怒,才落得这个下场。”
“管她因何失宠,”华妃笑意盈盈,捏了捏温宜的小手,“只要她不好过,本宫便欣喜。”
温宜似是听懂了额娘的话,也跟着伸出小胖手,拍着华妃的手背笑。
颂芝见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娘娘,不如趁现在……彻底除了她?免得日后再出来碍您的眼。”
华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沉默片刻,缓缓摇头:“罢了。”她低头看着温宜纯净的眼睛,语气柔和了几分,“只要她一辈子困在碎玉轩,不出来碍本宫的眼,本宫便不赶尽杀绝了。”
见颂芝不解,她又道:“本宫如今,倒有些信因果循环了。为了温宜,这些沾血的事,能少做便少做吧。”
“温宜能有娘娘这样的额娘,真是天大的福气。”颂芝由衷道。
华妃笑了,眼底是化不开的温情:“能有温宜这样的女儿,又何尝不是本宫的福分?”她^_^华妃说着,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