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的推演,我之前的假设是:
你意图令‘神灵伊斯坎达尔’与希腊异闻带建立深层连接。通过这个精心设计的‘成神’仪式作为杠杆,持续向上施加影响,最终目标直指夺取——或更可能是‘融合’——那尊位于异闻带顶端的‘机神宙斯’的庞大躯壳。”
他的目光沉静地落在哈特雷斯身上,继续阐述其推论的终点:
“一旦成功,你便可引导整个希腊异闻带的庞大力量与现实世界强行融合。这股来自异闻带的、足以颠覆物理法则的力量,将成为你对抗乃至摧毁整个魔术协会根基的终极武器。这是最符合逻辑的路径。”
紧接着,间桐池话锋一转,抛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核心质疑:
“然而,任何涉及高位存在意识层面的融合操作,其风险性都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你的推演模型中,是否充分计算了‘失败’这一关键变量?”
他精准地指出了最致命的潜在风险:
“倘若融合过程出现偏差,导致最终占据主导意识的并非你的‘神灵伊斯坎达尔’,而是那位拥有压倒性体量、意志与神性本质的‘机神宙斯’……
你精心构筑的计划,岂非等同于为这位异闻带的至高神王,亲手打开了降临并主宰此方世界的‘门扉’?”
哈特雷斯突然发出一阵低沉而愉悦的笑声,那笑声中带着一种洞悉秘密的满足感:
“那么,你还记得在第四次圣杯战争的终局,你们与征服王伊斯坎达尔进行最后对决时的……特殊‘状态’吗?”
间桐池的思维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瞬间调取了那段关键记忆数据:
“你是说……征服王最终被‘宙斯神性’深度侵染、近乎附身的状态?”
他的话语微微一顿,仿佛某个阻塞的逻辑节点骤然贯通。
随即,他做出了一个象征性的击掌动作,声音中透露出纯粹的、对精妙设计的赞赏:
“原来如此!看来‘神童’的称号,或许更应该归属于你——哈特雷斯阁下!”
刹那间,所有的线索在间桐池的认知中完美啮合,揭示了哈特雷斯那份绝对自信的根源。
作为那场第四次圣杯战争自始至终的隐秘观测者,哈特雷斯目睹了其全部过程。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一个核心事实:
当前这个世界从原本的“特异点”性质,最终固化为一条“异闻带”的分支线,其最根本的转折点,正是源自于那场第四次圣杯战争!
因此,这场战争本身,其发生的事件、达成的结局,便成为了定义此条异闻带“存在根基”与“核心规则”的决定性记录。
在这条由圣杯战争塑造的异闻带规则底层。
那段“征服王伊斯坎达尔在最终决战时,其灵基被奥林匹斯神王‘宙斯’的神性深度侵染、融合”的历史记录,便被世界本身升格为一条具有强制力的概念性束缚——
“于此异闻带内,宙斯神性若与征服王伊斯坎达尔之存在发生融合,则两者意志的主导权,必然偏向于伊斯坎达尔!”
然而,哈特雷斯布局的精妙之处远不止于此。
他更深知一个更关键、更具操作性的核心规则:
无论融合后的存在多么强大,只要其根基仍被定义为“从者”——
那么,祂就必然受到“令咒”系统的绝对制约!
双重保险机制就此成立:
概念束缚保障意志主导:世界规则强制融合体的主导意志为伊斯坎达尔,即哈特雷斯的“伪装者”所升华的“神灵”。
令咒系统保障最终控制:作为从者根基,其行动最终受制于Master——哈特雷斯及其金币持有者网络的令咒命令。
单独审视任何一条约束,都可能存在被高位存在突破或扭曲的风险。
但当这两条源自规则本身的、性质截然不同却又互为犄角的绝对法则被精密地叠加、锁定在一起时——
它们便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逻辑自洽的终极壁垒。
天才般的规则应用!
即便是以间桐池那近乎苛刻的评判标准,也不得不承认哈特雷斯对异闻带底层规则的洞察与利用,堪称一场精密到令人叹服的战术演绎。
那份源自纯粹智谋的闪光点,值得一次无声的致意。
然而,欣赏终究止步于技术层面。间桐池的思维核心,已如冰冷的刀锋般转向了下一步的战术评估。
短短数日,时钟塔顶尖头脑所展现的布局深度……
他心中掠过一丝对这片魔术中枢人才密度的客观评判。
无论是哈特雷斯这环环相扣、直指神域的“造神仪式”,还是时钟塔那试图将古老龙骸锻造成战略兵器的“阿尔比恩改造计划”,其最终成品的潜在能级,都已具备了撼动异闻带之主根基的强度。
那么,此刻的行动决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