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爵继续说道,“会有两次补考机会。最终没通过的话,我们再将他移送到新的地区。”说到这里,巴赫男爵突然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仿佛在讲一个只有他自己懂的笑话,“当然,还是德语区,只不过换了个老师罢了。”
“呃,巴赫男爵阁下,”海恩斯坦伯爵忍不住插话,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恕我直言,我们没有那么多老师啊。”
作为主管帝国教育系统的大臣,他对帝国的教育资源状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手下人手有多紧张。
弗朗茨似乎早有准备,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接过话来,“军队负责出一部分人,教育部抽调一部分老师,剩下的...”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之前准备的公务员考试,教育部会招聘大量教师,老师也会有编制。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扩招。”
海恩斯坦伯爵却不以为然,他摆了摆手,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看向弗朗茨,“不不不,陛下。恕我直言,您和巴赫男爵可能还没完全理解情况。”
他解释道,“如果说是在帝国学院、维也纳大学又或者布拉格大学这些高等学府任教,相信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语言教师,我觉得不会有太多人感兴趣的,陛下。这个职位恐怕难以吸引足够的人才。”
现在会两门语言的,基本上就是少数民族的贵族和一些中产阶级、犹太人,这些人一般来说都衣食无忧,不愁吃喝,看不上语言教师这个职位。当然,如果是大学教授的话,他们倒是求之不得,不过通常是大学看不上这帮子人了。
弗朗茨听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突然换了个话题,“我让路易斯大公查了一下前年的帝国统计记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说着,他拿起手中的钢笔和铅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两条曲线,一条缓慢上涨,另一条则在后期呈现出陡峭的上升趋势。
“铅笔的线代表贵族的数量,”弗朗茨解释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有所进步,加上物质的丰富,所以,不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出生人口都增加了许多。这是好事,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破产,”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们都知道,帝国数量最大的还是小贵族。很多小贵族家庭遇到一些事情就容易破产,尤其是那些注重面子,铺张浪费的人。”
“钢笔的线就是破产贵族的数量,”弗朗茨指着那条陡升的曲线说道,“你们可以明显看到最近几年,这个数字在急剧上升。这是一个大趋势。”
弗朗茨回想起不久前的经历,他和妻子茜茜假扮成一位普通男爵夫妻,参加了维也纳郊区一位子爵的晚宴。那场宴会上的奢侈程度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意识到贵族阶层面临的问题。
细心而又精通服饰的茜茜也敏锐地观察到,有几位夫人身上的华丽礼服是崭新的,而另外几位的礼服则明显有些陈旧。这种细微的差别,反映出贵族们的经济状况并不都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
贵族都爱讲排场,如果你的排场不够大,很快就会被踢出当地的贵族圈子。为了维持体面,很多贵族不惜借贷办宴会,结果陷入债务的泥潭难以自拔。
弗朗茨想破脑袋也想不通这样做的原因,他还是不太了解贵族的思维方式。但他知道,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这些破产的人的家产基本上被高利贷又或者是银行没收了,”弗朗茨沉重地说道,“我准备让政府或者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出面进行招募。”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他们总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流落街头吧。”
弗朗茨不禁想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段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多少贵族家庭一夜之间破产啊。之后有的靠着个贵族头衔,将女儿嫁给了美国暴发户,苟延残喘地享乐到死。
令人唏嘘。
“再就是军队,”弗朗茨继续阐述他的计划,“实际上我们军队里面应该是有着懂两门语言最多的人。我们不久后会裁军,但是,对于会双语或者多语的人才会给出优秀待遇,聘请他们担任语言教师。无论是军队系统还是之后的教育系统,我们都需要大量这种人才。”
“具体的情况,你要和战争部好好沟通一下。”弗朗茨严肃地看着海恩斯坦伯爵,语气坚定,“你们要理解帝国现在有困难,但是困难就是要克服的。我们要把困难当作磨练,把挫折当作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帝国变得更加强大。”
弗朗茨知道就算有着后世的经验智慧,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解决所有问题。所以,他只能提出大概方针,然后让手下的人自己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海恩斯坦伯爵听完,勉强点了点头。他意识到,教育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弗朗茨皇帝陛下这次的态度比之前要坚决得多,借助这次大胜,的确可以推行很多之前推不动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