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所言有理。
我大商这两年先后经历了北海袁福通之乱,东海平灵王之乱。
虽有仙人所献耕犁改良之法,和铁器冶炼之法,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但民间百姓,还未积攒下足够的钱粮。
老臣以为,
对于西伯侯,朝堂宜先以训斥,责令改正为主。
若那姬昌仍然不尊王命,咱们事后再行征伐,也能有更好的理由。
百姓也会更加愿意支持大王再次用兵的决定!”
帝辛闻言眼神一闪,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下方的申公豹。
两人对视一眼,皆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这与两人之前商议的,其实基本一致。
经历了先前摘星楼上,被人当面羞辱的一幕。
又被国师告知,天下将有大变,人间将爆发帝王气运之争后,
帝辛终于更显成熟了几分。
具体表现为,
愿意放下帝王的颜面,向臣子自承过错。
愿意顾忌商国国力,不再单纯的因为意气,而轻易用兵了。
他不是不想,教训那西伯侯,一泄心中怒火。
西伯侯此次举动,将彻底打破北境平衡。
没有了崇侯虎的压制,北地一众方国部落,都将陷入一盘散沙。
若再有动乱,北疆几乎再无屏障。
也青壮妇幼皆被掳走,至少数十年之内,北伯侯再无崛起可能。
北伯侯虽然行事荒唐,对待境内百姓也多有苛刻。
但他对朝廷却一直颇为恭顺,每年献上的财宝礼物,粮食,也从未有过短缺。
堪为帝国忠诚羽翼。
至于他北伯侯领地内的子民过的好不好,帝辛还真不在乎。
相反,过的越是不好,崇侯虎越是苛责,他反而越是放心。
因为这样的诸侯,注定无法对商国社稷造成什么威胁。
反而是姬昌那种,对待境内子民宽厚,颇有仁名的人,才更为他所忌惮。
在他看来,这基本上就是邀买民心之举,实乃后患无穷。
就比如眼下,因为他姬昌过往的名声,和三年不征赋税的承诺。
竟然就让那么多的青壮妇幼,没有太大反抗的跟着西岐大军就这么离开了崇国领地。
脑海中转动着这些念头,想起国师所言的天相和刀兵之气,帝辛沉默良久后,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