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旁边的张建军看这两人杠起来了,连忙打圆场,好了,大庭广众的丢人现眼,你们没瞧见旁边的食客们看你们的眼神,有什么事回去说。
乔安安和李若兰看了周围的时客,向她们投来鄙夷的目光,嘴里还不停的嘀咕。
特别是乔安安被旁边一个大妈指着她不要脸,勾引有夫之妇,就应该发配去农场,和大妈一桌的人都不停的指责乔安安,骂她不知好歹。
乔安安被这些人指责的头都抬不起来,逃一般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安宁走出了很远,叶少阳从后面追了上来,倒是不知道国营饭店发生了这一幕。
“安宁,你等等我。”
你不是要陪你的小青梅吗?你追来干嘛?
“ 好了,别生气了,你去公销社车门口等我,我去买点东西就回去。”
买东西不是要去供销社吗?你去哪里买?安宁脱口而出,说出来就知道自己坏事了,肯定是去供销社买东西。
看他难为情的模样,开玩笑的,我去供销社等你。
一定要在那里等我,你看上什么东西就自己买,别为我省钱。
“知道了……。”
两人分道扬镳,安宁才不会乖乖去供销社等他。
看男人走远了,安宁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用神识扫描周围还算安全就进了空间。
出来的时候旁边放了一个大麻袋,里面装着满满的两袋物资。
有鸡鸭鱼肉,大米,小米粥,奶粉,上一个任务屯的干海鲜,布料,药品,这些是为叶少阳的父母准备的……,每样都拿了一点,装了两大袋。
当叶少阳单车后面挎着个包袱回来安宁旁边的两大袋很是吃惊,看来里面的东西很是扎舌,你在哪里买的?
你刚刚让我回来,我在去国营饭店的路上,无意间碰到了一个人,是他卖给我的,他刚从外地搞这些物资回来,家里的父亲生病了,急着钱用,正在找买家,我就全买了。
这些东西要不少钱吧?完了,我这个谎会不会圆不过来了?
没用多少钱?你今天给我的钱和我自己的钱全部都花完了。
还好以前的叶少阳看不上原主那三瓜两枣,也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钱,这关算是过了吧。
有了这些物资,秋收我们就可以过得好一点了,你等着我把这些东西在牛车上去。
等二人回到家已经下午了,等到快天黑了,苏兰雪都还没回来,李若兰又来问了一次安宁,还是说不知道。
到了晚上苏兰雪还是没回来,李若然就着急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大队长张建国。
第二天张建国就去公安局报了失踪案。
在公安的面前,安宁还是那句话。
公安没问出个答案就离开了。
第二天就是秋收,秋收是农民重要的日子,谁都不能请假,老人和小孩都要去地里帮忙捡麦穗。
安宁也不例外,把两个孩子喂饱了就带到地里去,用两个竹筐把孩子放在田埂上。
安宁还是和原来原主干活的人分在一起,她是二组,叶少阳是一组。
安宁还是按照原主的速度也不成功了,不紧不慢的干着。
旁边的春花婶子就打去安宁,安宁,你给叶知青生了一对双胞胎,算是他一家的恩人了,还要你来下地干活。
“春花婶子,我也不想来干活,秋收这么重要的日子,谁敢不来,除非是病的,起不来床的。”
春花婶子打趣的说:“那也是,如果谁敢不来,大队长肯定要指着鼻子骂。”
别看大队长平时好说话,到秋收的这种关键时候谁敢请假他都不允许
记得以前刚来的知青秋收的时候说肚子疼,要请假,第一个请假,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把大队长气的不行,大队长让村里的朱建国医生挨个给他们把脉,结果全都是骗人的,知青想逃避农活,哪有那么容易,结果被大队长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后来的知青就乖了,不会轻易请假了。
“哦,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种丢脸的事,难道他们敢说出来?
安宁和春花婶子边聊边干活,一天下来累的够呛。
没有人能体会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只有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才能见证他们的汗水和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