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和郁闷汇聚于心,赵辰有些昏昏然,不知不觉,便走到秦淮河边。
自崇祯来南方,金陵重新变回大明都城,原本繁华的秦淮河,更是游人不绝。
此时有画舫在河中奏乐,一女子正踏于船上,口中唱着《牡丹亭》。
初夏!
清风自天上袭来,嘹歌越河水而飞,岸上男女驻足,天空燕雀双栖。
看惯了北方刀戈,这江南繁华在眼,感慨之下,赵辰不禁揶揄:“好一幅人间盛景啊!”
不料话音落下,却引来一个声音。
“程公子?”
赵辰在南京,打掩护的名字就姓程。
声音有些熟悉,不禁转头看去,不是别人,正是曾在南京,有一面之缘的关公子。
当然他还不知道,这个关公子,实际就是郑成功。
“关公子,好巧?”
“哈哈!”
郑成功笑起来,爽朗气度让人心旷神怡。
“想不到,竟然又遇到程公子,上次一别,未尽兴啊!”
两人上回在南京,被那钱谦益和阮大铖搅和,好好一顿茶,喝到半途就散了。
郑成功本是福建人,为什么又出现在南京?
是因为他老爹郑芝龙,已经与他摊牌,要求郑成功,将争夺天下作为目标。
郑家坐拥东南海面,比两个大明还富有,如今天下不宁,看似好机会。
可是郑成功比他爹清醒,要得天下,靠的是底蕴。
在陆地上,离开福建,郑家几乎没有势力可言。
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这争夺皇帝,恐怕是郑家的取死之道!
为了拖延他爹郑芝龙,郑成功以考察为由,多次来南京躲避。
在不知其底细的赵辰眼中,关公子外貌气度不凡,言行也颇为投缘。
“哈哈,关公子!”
笑着作揖,赵辰快步走到郑成功面前。
抬头看天,日头已经到了柳梢,赵辰便问对方:“不知关公子有空否?上次你请我喝茶,这次我也回敬。”
本来郑成功就无处可去,立即点了头:“甚好,我也饿了!”
实际赵辰心中也憋屈,正好找个事情,暂且放下烦恼。
“程某知道一家店,咸水鸭不错!”
郑成功把手一拱:“程兄阅遍山川,于吃一道,想必更有见地,那关某人,恭敬不如从命啦。”
对于吃,赵辰当然有发言权,而那家咸水鸭,恰好在臣记琴行的对门。
王氏咸水鸭,恰好是饭点,从屋檐外看去,满满是客人。
眼看没有任何空位,郑成功爽朗一笑:“程兄,有些不太巧啊!”
人多,代表赵辰选的地方没错,索性也哈哈回应:“关兄放心,咱们来个曲线救国!”
大明危亡,读书人纷纷倡议救国,同为读书人,郑成功当然耳熟。
可是曲线救国,却是第一回听,表情不免惊讶。
却见赵辰指了指对面,午饭时候,臣记琴行正门可罗雀。
“程某在那里摆一桌,关兄敢不敢动筷子?”
老家在海边,郑成功不是那么拘束的人,脸上反而透出兴奋:“妙也,妙也!”
琴行内,一位绿裙女子正端坐在柜台后。
赵辰一马当先,跨进了门槛。
“两位公子,里边请!”
虽然赵辰是主人,但这里的人,也不认识他,便以普通客相待。
走进琴行一看,四壁以红木为墙,腰线上都精细的雕刻着牡丹,堂内陈设以檀木器具为主,古雅非凡。
如此典雅的地方!
一旁站着的郑成功,表情开始憋笑,毕竟等下,是要把这里当餐厅的,不知这程公子,如何与店家解释?
恰好在堂东,有张八仙桌,桌上还摆着两把唐朝木琴。
赵辰指了指木琴,语气丝毫不乱:“麻烦几位,把琴收一下,然后摆两张椅子。”
以为赵辰是要坐大桌子,堂内四名女子,两人抱琴,两人抬椅子,瞬间就摆好。
“两位请坐。”
绿裙女子玉手一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