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的名声传到了皇宫,皇帝邀请他们入宫为皇室成员看病。
在皇宫里,一位公主患有皮肤瘙痒症,痛苦不堪。
葛洪诊断后,对李明说:“此乃血虚风燥,当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开出了当归饮子加减,药用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甘草等适量。
李明在一旁小心伺候,问道:“师父,公主的病会不会很快好起来?”葛洪说:“只要公主按时用药,注意饮食和休息,应该会逐渐康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公主的皮肤恢复了光滑。
然而,皇宫中的勾心斗角让他们感到疲惫,他们决定离开皇宫,继续为百姓服务。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们来到了一个贫困的山村,一位老人在冰天雪地中不慎滑倒,摔断了胳膊,疼痛让他几乎昏厥。葛洪和李明迅速赶到老人身边,葛洪仔细检查了老人的伤势,对李明说:“这骨折颇为严重,需先正骨复位,再用夹板固定。”李明紧张地协助师父,问道:“师父,这正骨可要十分小心啊,能确保恢复如初吗?”葛洪沉着地回答:“只要手法得当,后续调养得宜,当无大碍。”
经过一番紧张的操作,老人的胳膊成功复位并固定好。葛洪又开出了活血止痛的药方,让李明去抓药熬制。李明一边忙碌,一边担心地问:“师父,老人这身子骨弱,能承受这药吗?”葛洪安慰道:“用药会斟酌剂量,不会有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村子里还没待多久,又有一位妇女前来求助。她面色蜡黄,形容枯槁,原来是长期的胃痛折磨着她。葛洪为其诊断后,对李明说道:“此乃脾胃虚寒之症,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李明在一旁记录药方,问道:“师父,这病是否因她过度操劳,饮食不规律所致?”葛洪点头道:“正是如此,日后还需叮嘱她多加注意。”
师徒俩接着为村里的人们看诊,一位孩童发着高烧,神志不清。葛洪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对李明说:“这是外感风寒,邪热内闭,需清热解表,开窍醒神。”李明赶紧准备针灸用具,问道:“师父,这针灸之法对孩童可行吗?”葛洪肯定地回答:“只要手法轻柔,找准穴位,自会有效。”
经过几天的忙碌,村子里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和改善。师徒俩准备离开时,村民们纷纷前来送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热闹的小镇。镇里有一位富绅,患有消渴之症,身体肥胖,口渴多饮,尿频量多。葛洪诊断后,对李明说:“此乃胃火炽盛,耗伤津液。当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李明看着富绅奢华的生活,问道:“师父,他这病是否与他的生活方式有关?”葛洪说:“饮食无度,骄奢淫逸,自然易生病患。”
治疗期间,葛洪还教导富绅要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李明在旁看着富绅不以为然的表情,担忧地说:“师父,他若不听劝,这病恐怕难以痊愈。”葛洪叹道:“治病易,治心难,只能尽力而为。”
不久,师徒俩又遇到了一位铁匠,因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中暑昏厥。葛洪连忙让李明将铁匠移至阴凉通风处,对他说:“快取些藿香、佩兰来,为他解暑醒神。”李明迅速行动,问道:“师父,这中暑若不及时救治,后果是否严重?”葛洪严肃地说:“若救治不及,恐有性命之忧。”
在他们的努力下,铁匠渐渐苏醒。葛洪叮嘱铁匠日后工作要注意防暑,李明则递上清凉的茶水让铁匠补充水分。
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救治了无数的病人。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偏远的山谷中遇到了一位采药人,采药人被毒蛇咬伤,腿部肿胀发黑。葛洪立即让李明采集一些解毒的草药,同时用小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小口,放出毒血。李明紧张地看着,问道:“师父,这样做能解毒吗?”葛洪镇定地说:“先放出毒血,再用草药解毒,可保无虞。”
经过紧急处理,采药人的情况逐渐稳定。葛洪和李明又陪伴他直到完全脱离危险,才放心离开。
在旅途中,他们还遇到了一位产妇,产后恶露不止,身体虚弱。葛洪诊断后,对李明说:“这是气血亏虚,瘀血内阻。当益气养血,化瘀止血。”李明帮忙熬药,问道:“师父,产妇的身体能否恢复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