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让李明为书生调制了一剂宁心安神的香囊,让其随身携带。李明精心挑选药材,制作香囊。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书生的症状明显改善,能够安心读书。
师徒继续前行,在一个村庄里,遇到了一位患了黄疸的农夫。农夫皮肤和眼睛发黄,食欲不振。
葛洪诊断后,对李明说:“此乃肝胆湿热,当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开出了茵陈蒿汤加味,药用茵陈、栀子、大黄、黄柏、茯苓、泽泻、车前子各适量,水煎服。
葛洪让李明用茵陈、栀子等草药煮水,为农夫擦洗身体。李明认真地执行师父的吩咐。
不久,农夫的黄疸消退,身体恢复了健康。
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每到一处,都留下了治病救人的佳话。
在一个古老的城镇,一位老者患了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謇涩。
葛洪对李明说:“此乃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当益气活血,通络化瘀。”开出了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适量,水煎服。
葛洪指导李明为老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老者活动肢体,锻炼语言能力。李明用心地陪伴着老者,鼓励他坚持锻炼。
经过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老者的病情有了显着的好转,能够简单地行走和交流。
有一次,师徒俩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商人,商人长期在外奔波,饮食不规律,患上了胃下垂,腹部坠胀,消化不良。
葛洪对李明说:“此乃中气下陷,脾胃虚弱。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开出了补中益气汤,药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各适量,水煎服。
葛洪让李明为商人艾灸百会、中脘等穴位,以提升阳气。李明认真操作,不敢有丝毫差错。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商人的胃下垂症状得到了改善,饮食也逐渐恢复正常。
葛洪与李明师徒二人一路前行,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大城。城中有一位富家千金,因情志不舒,患上了瘿瘤(甲状腺肿),脖颈处肿块明显,心情也愈发郁闷。
葛洪仔细查看后,对李明说道:“徒儿,此乃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需疏肝理气,化痰消瘀。”他开出了海藻玉壶汤加减,药用海藻、昆布、贝母、半夏、青皮、陈皮、当归、川芎、连翘、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同时,葛洪让李明为女子调制一种外用的药膏,以麝香、穿山甲、莪术等研末,用醋调匀,敷于肿块处。李明一边认真配制,一边问道:“师父,这瘿瘤之症,为何情志不舒会如此影响?”葛洪耐心解释道:“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不行则血不畅,津液停滞而成痰,痰瘀互结,遂成此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子的瘿瘤逐渐缩小,心情也开朗起来。
师徒俩离开大城,走入一个偏僻的乡村。村里有一位老农,常年咳嗽,咯吐黄痰,气息粗促。
葛洪诊断后,对李明说:“此乃痰热郁肺之证,当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于是开出了清金化痰汤,药用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葛洪还让李明为老农进行背部的推拿,以助肺气宣畅。李明在推拿过程中,手法越发熟练,问道:“师父,这推拿之法,力度和穴位如何把握最为恰当?”葛洪手把手教导:“力度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穴位则要精准,如肺俞、风门等,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师徒的共同努力下,老农的咳嗽渐渐减轻。
他们继续前行,遇到一位年轻的铁匠,因劳作时用力不当,导致腰部扭伤,疼痛难忍,无法直立。
葛洪对李明说:“此为急性腰扭伤,经络受损,气血凝滞。当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随即开出了复元活血汤,药用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穿山甲、大黄、桃仁、甘草各适量,水煎服。
葛洪亲自为铁匠进行针灸治疗,选取肾俞、委中、阿是穴等穴位。李明在一旁仔细观察,只见师父下针迅速而准确,不禁心生敬佩。
不久,铁匠的腰痛明显好转。
有一日,师徒来到一个小镇,镇中有一位妇女产后恶露不绝,小腹疼痛。
葛洪对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