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游戏竞技 > 大夏第一武世子 > 第997章 斩草除根

第997章 斩草除根(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赤壤天规 开局十倍修炼速度,高考我已无敌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怀崽跑路,封总他全球通缉 火线提拔 龙王出狱,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 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 双世浮生录

把姑苏城内外的与顾家豪强有勾连的100多人一网打尽之后,特战大队在方民权领导的斥候带领下,对全城大户人家开始清洗,这是定国公赵辰一网打尽、一劳永逸的作法。

赵辰也是读过史书之人,知道打蛇不死、必遭其噬的后果。做大事者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斩草除根。

历史上秦国灭六国之后,宽待了这些王室贵族,没有趁机斩草除根。甚至有的国家的王室还保留了下来,给予了一定的领地,在这块领地上还有财税权,只不过不能拥有军队而已。

秦始皇心慈手软,结果就是秦二世之时,秦二世镇压了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但却对付不了这些东山再起的王室。因为这些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才有才,最后被这些势力推翻。

尤其是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些地方豪强割据地方,把控朝廷大权,更是为所欲为,赵辰不会给江南的这些豪强任何机会,这一次他要把这些势力彻底清除,唯有通过暴力手段。

顾家,得知了姑苏被破城之后,顾老太爷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顾家大院坐立不安。

这时,顾家自己豢养的三万家丁,也就是他们的私人部队纷纷回到了府中。可别小看这些家丁,都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私人武装,待遇很好,战斗力很强,是顾家立足朝廷和地方的资本。

姑苏城上的三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顾家的三万私人武装却是毫发未损,全部回到了顾府。

顾老太爷看到手中还有三万大军,心中安稳了一点,只要这些人护送自己家人出城,以后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顾家的产业遍布姑苏,甚至锦江城等众多地区,就是姑苏的财物被定国公赵辰全部清缴,财产也不到他们顾家的十之二三,毕竟那几百万亩水田才是顾家真正的根据。

顾太爷立即命令将领开始守卫顾家,准备撤退。顾家在姑苏势力之大,想要找到一条逃路不难,毕竟姑苏水道纵横交错,很多地方十分偏僻,难以把守。

顾家实在是太大了,估计有上千亩地方,这些家丁层层防守的话,也确实能够定国公赵辰的进攻造成一定的困扰。

很快,顾老太爷等几个家属,在几名护卫高手的保护下,上了停靠在后花园的小船,向寒山寺方向驶去。那里是佛门圣地,一般军队也不会骚扰佛门清修。

寒山寺的住持乃是顾老太爷的至交好友,寒山寺依附于顾家,每年顾家都会捐赠大量的香火油钱,当然会帮助他们逃脱定国公赵辰的追捕。

“哐当!”

顾家的大门被人撞开,大队特战大队成员冲了进来。顾家的三万家丁根本不知道顾老太爷一家子全跑了,一个个准备与顾家共存亡。

不过这些人哪里是特战大队的对手,片刻之间前院之中的数百家丁就被特战大队射死杀伤,干净利落。

不过这些家丁还是有一点骨气,竟然依仗顾家的复杂的建筑誓死抵抗,推进速度不快,这就让秦逵十分的恼火。

秦逵大怒,立即请求牛大力前来支援。定国公赵辰下令,对这些顾家的嫡系军队彻底消灭,抵抗者一个不留。这些人里面肯定有不少顾家的死党,一旦逃离了出去,很可能东山再起,对后期的管理造成威胁。

五万步兵入局,对顾家进行全推,顾家的家丁彻底挡不住了,他们的兵器和武力值与神策军无法相比,很快,两万顾家私人武装就被消灭大部,一小部分投降。

秦逵和牛大力对顾家进行清查,这一查不得了,不要说有三百万亩地契,家中竟然还搜出了四百万两银子,顾家之富有,真的是富可敌国。并且,这还是在完颜赤烈抢掠了一番的情况下,这才三四年,顾家又积累了如此财富。

定国公赵辰一听大喜,这一趟江南之行真的值了,虽然近二十万的部队花费巨大,但就这顾家的财富,估计就够这一次江南之行的开销了。

然而,接着就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顾家人不见了,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审问了顾家不少人,都说不知道哪里去了。

五六万大军搜查顾家,顾老太爷就是有遁地神功,这么多人也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可偏偏顾家众嫡系都失踪了。

姑苏水系众多,顾家家中的湖泊也与外面的水系相连,赵辰的第一反应,就是顾家坐船逃跑了。

这可不行,顾家乃是此行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你的游戏为何有历史感 成为术士的我选择去当圣骑! 从巨人开始的无限 海贼:我一后勤,皇上皇什么鬼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 公子,陛下他又吃醋了 青灯再启:与反派的前世 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 假面骑士ZIO的自我修养 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