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有船在那里等着回来。”
毫不夸张地说,万克平的眼泪几乎是迸溅出来的,他看着长安,又心疼又骄傲。
被卡住的瓦良格号,尚且在艰难的谈判中,能早一日到达,就能早一日推动国内的研究。
很多时候,早一日,就能早领先别人许多步。
当长安投身新实验室,开始进一步研究神经功能修复时,瓦良格号已经悄然回国,关键设备虽然被拆除了,但一开始被扣下的图纸资料却被还了回来。
在冀北医学院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日,长安携团队献上了一份大礼。
她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神经功能映射和刺激系统,通过精准定位和微电流的刺激,加速神经修复进程。
这项基础在研发和临床应用阶段,已经成功让数十例中风患者重获语言功能,甚至还有一位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患者,恢复了站立和初步行走的能力。
这项研究被公布后,又是举世震惊,和长安处于合作关系的伊斯坦布尔教授也与有荣焉,在不同的场合都公开称赞。
在这一片欢腾中,有相关部门的领导私下找了来,一再表示歉意,长安细问后才得知,原来当初她和土国教授合作的隐藏目的,被一些西方国家获取了。
长安:“这也没什么。”
情报是从土国传出去的,不是国内出了纰漏,这就是万幸。
国安的领导看了眼万克平,有些为难接下来的话该如何说。
万克平长叹一口气,“长安,拉斯克奖那边本来这次有你的提名,可你知道有些事情……”
拉斯克奖,诺奖医学奖的前哨奖。
长安当然知道,但也没放在心上,反倒宽慰一脸愧疚的国安领导和万克平,“老师,你们不必在意,没有这次,还会有下次。”
她会一直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开疆拓土,就不信那些人能一直这么前堵后围的。
长安是不在意这次的事情,可发财气的不行,给长安说了声出去转转,就好几天没了声音。
这日长安正在整理数据,团队中有个学生突然啊了一声,然后举着手机就朝长安跑来。
长安接过手机一看,是一条视频,拉斯克奖的颁奖后台,有参与评审为委员在议论长安,言语极其刻薄,并且表示了对长安错失这届奖项的不屑,这个视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国内外的各大网站,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各国医学领域都在关注长安的新研究理论,也对这次拉斯克奖的入围名单没有长安而感到奇怪,这个视频一出,前因后果瞬间明了,因为有个别国家的干预,将政治掺入到了医学科学领域,失去了公正。
视频流出后,国内几大权威报刊和新闻媒体均转发并做了报道,午间和晚间新闻也提到了这件事情,总之就是为长安撑腰站台的态度很明显。
面对汹涌的舆论和指责,个别国家在硬挺了几日后,到底是做出了回应,那是一份措辞谨慎试图撇清关系的声明。
声明中承认了视频中人员的身份,确为该国在评委会的成员,但将其言论定性为个人观点,不代表该国的立场,并对这种不恰当的私下言论所造成的误解深表遗憾。
声明通篇避重就轻,试图将一场赤裸裸的学术不公,轻描淡写成一次不当发言。
这份缺乏诚意的回应,如同往沸腾的油锅里滴入冷水,瞬间激起了更猛烈的反应。
国际医学界率先表达了强烈不满,多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严厉谴责将科学政治化的行为,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的尊严和公正应超越一切政治藩篱。
他们赞扬长安的研究是本世纪该领域最具突破性的贡献之一,并直言该奖因她的缺席而蒙尘。
许多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纷纷发声,支持长安,要求主办委员会进行彻底调查并给出正式道歉。
而国内的支持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官方媒体持续跟进,发表犀利评论,指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失言,而是对国际学术公正基石的腐蚀。
社交媒体上,#还长安教授公道#,#科学拒绝政治黑手#等话题持续占据热搜前列。
无数网友医学生,科研工作者乃至普通民众,都在用自已的方式表达对长安的支持,以及对西方学术霸权行为的愤慨。
可当实力不足时,愤慨就只能是愤慨,变不成燃烧对方的怒火。
发财:“我就不信,我非要烧旺这把火!”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就有匿名黑客组织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上,放出了几封完整的邮件,清晰揭示了某些外部力量如何通过非正式渠道向评委会施加影响的过程,虽然关键名称被隐去,但操作手法和意图已暴露无遗。
同时,之前视频里出言不逊的那几位评委,也被神通广大的网友深扒出了其背后涉及的药企利益输送,以及学术不端等黑历史职业生涯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