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把这些给了郑大人,就说是你的门人同西域商人打交道时听说的,让他这次出海时仔细找找。”
朱长春翻看那些纸,有文字,有图画,大概写了是什么东西,有些朦胧,但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
朱长春:“我这就送去,也会交代随行之人多多关注的。”
那些纸上画的有土豆,番薯,花生玉米和南瓜,还有橡胶树。
长安想,有了这些,至少能在胡椒之外,再带回来些吃的吧。
临分别之前,朱长春问道:“选好博州了?”
长安眉眼弯弯,“是,那里有天时地利,两个月后,还会有人和,最合适不过了。”
博州窑的玻璃,那是长安的投名状,换来的是当今的简拔,是她搭上内监造赚钱的筹码。
葡萄酒是用来收集情报的,是她和皇太孙的利益象征,虽然现在看着不显,但总有派上用场的那日,最关键的是,有了这个源头,发财打听到的事情,长安就可以告诉朱长春了。
而拉着博州大户们,一起盖的这个新窑口,才是长安的起点,也是她给自已垒起来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