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打心底里瞧不上这类企业。
如今老百姓手头慢慢宽裕了,可市场还没完全成熟。
很多公司,随便弄点粗制滥造的产品就敢往外卖,
全靠信息差糊弄人。
以前没选择,
大家以为产品质量也就那样;
可现在进口货一涌进来,大众有了更好的选择,
谁还会买那些劣质品?
这类企业不倒闭,才是怪事。
真正踏踏实实搞研发的企业,根本没这么脆弱。
这还是在国内有缓冲,
真放到国际市场上,怕是死得更快。
跟刘昊苍又聊了几句,沈琰回了图书馆。
晚上他给洪铁打了个电话,
特意叮嘱盯紧土鸡国那边的动静,
还有六月份大船回国的事,务必万无一失。
刚挂了洪铁的电话,
手机就弹出了何宇的视频请求。
沈琰点了接听,屏幕里立刻出现小伙子的脸。
背景是他自己的卧室,看样子是回了家,没在公司。
“琰叔,告诉你个好消息!”何宇眼睛亮晶晶的,像藏了星星,“我发现了一种特种碳纤维材料,性能超厉害!”
“哦?具体数据咋样?”沈琰顿时来了兴致。
能让见多识广的何宇这么兴奋,这材料肯定不简单。
何宇掰着手指头数:“莫氏硬度超过9.5,硬得离谱。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也绝了,四千度高温烤过,零下一百度冻过,一点变化都没有!”
“还有电绝缘性,我在各种环境下都测过,稳定得很,说不定能用到特高压设备上。”
他顿了顿,语气更激动了,“热导率也吓人,超过7000W/(?K),你知道的,普通碳纤维最多也就5000W/(?K)啊!”
“最绝的是重量,相同体积下,只有铁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啥?要是用它造汽车,车重能减到现在的三分之一还多!”
沈琰听得眼睛都直了,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
这材料……真的是现实里能存在的?
性能好得简直像开了挂,说是黑科技都不为过。
他张了张嘴,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小宇,你没测错?这数据也太离谱了吧?”
何宇只提了用这材料造汽车,可他一琢磨,这用处可太多了。
要是用来造飞机,机身重量能减多少?
运载能力不得往上猛蹿一截?
他猛地想起关键问题,赶紧追问:
“小宇,这材料的生产成本咋样?要是太高,可没法大规模推广。”
“成本不高。”何宇立刻道,“原材料主要是石由,折算下来,一吨的成本只有汽车钢的一半。”
“那用它造汽车,成本能降不少?”沈琰眼睛一亮。
“对呀,整车成本能降百分之十到二十呢。”何宇点头,“而且车身轻了,其他零部件不变的话,续航也能多跑不少路。”
“你啥时候发现的?这可是宝贝!跟李远舟说了吗?”沈琰又问。
“一周前发现的,这几天一直在做测试和生产线设计,今天刚弄完。”何宇道,“已经跟李远舟说了,一个月后新推出的车就用这材料。”
“太好了,小宇你真是我的福星!”
沈琰笑道,“我最近让人设计三代重型战斗机,算下来续航只有四千公里,可要是用上你这碳纤维,我估摸着能超五千五百公里!”
他既期待又有点担心。
期待战机用上这材料能再上一个台阶,
又怕战机在高强度机动下,
材料会出现老化甚至解体。
至于民航机,倒是没这顾虑,
毕竟不会做那些极限动作,目前的数据完全够用。
“到时候试试不就知道了?”
何宇,“对了,琰叔,咱们是不是该建个大型风洞了?现在那个太小了,最多只能吹出1.5马赫的速度,根本不够用。”
沈琰深以为然:“确实得建个大的,起码得五马赫以上。以后技术跟上了,建个20马赫、30马赫的都有可能。”
之前非凡研究所的风洞,还是从大毛那边搬回来的配套设施,
本来是给汽车厂用的,
后来研发飞机才勉强凑合用。
可战机速度随便就能超2马赫,这小风洞早就不够看了。
以后厂里要搞的航空航天项目只会越来越多,
总不能每次都去风洞排队等测试吧?
太慢了,还不如自己建一个,想啥时候用就啥时候用。
“等材料的事敲定,就把风洞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