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加速键。宣传物料陆续定稿,团队开始筹备金音奖红毯造型。媒体嗅到风声,纷纷猜测“神秘作曲人”将首次亮相,热搜词条#江临现身北京#一度冲至榜首。粉丝自发组织接机应援,却被工作室提前叫停。
“我不想让他刚回来就面对闪光灯围猎。”林然对公关团队说,“我们要做的是传递信息,不是制造话题。”
于是,一段由林然口述、江临执笔的短片悄然上线。黑白画面中,两个少年坐在琴房地板上,背靠背写着歌,画外音缓缓响起:
>“我们曾经以为,写出一首能让万人合唱的歌,就是成功。
>后来才发现,真正珍贵的,是哪怕全世界都不懂,仍有一个人能接住你最后一个音符。”
视频结尾浮现一行字:
**“4月18日,金音奖现场,见。”**
颁奖礼当天,暴雨倾盆。
林然站在后台走廊,望着镜子里穿黑色丝绒西装的自己,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胸前那枚音符胸针。化妆师提醒他领结歪了,他摇头:“就这样吧,他喜欢我随性一点的样子。”
手机震动,是江临发来的消息:
【我在B2停车场,有点紧张。】
他笑了,回复:【还记得高三那年校庆演出吗?你忘词了,我就即兴改旋律救场。今天也一样,我在台上等你。】
电梯门开,江临缓缓走上来。他穿着深灰高领毛衣配黑色长裤,外披一件简约风衣,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沉稳。助理想上前搀扶,被他轻轻避开。
“我能走。”他说,“只是走得慢一点。”
林然迎上去,没有拥抱,只是牵起他的手,十指相扣。
“准备好了吗?”
江临点头:“为了这一刻,我等了五年。”
红毯开启时,雨势稍歇。记者们举着伞等待,镜头焦距早已对准入口。当主持人念出“特别贡献单元:林然&江临”时,全场哗然。
他们并肩走出通道,步伐缓慢却坚定。闪光灯如星河炸裂,快门声此起彼伏。有人喊:“江老师!欢迎回来!”也有人哽咽着大喊:“《等你回来》救了我妈妈!”
林然始终微微侧身,为江临挡住最密集的光线。直到踏上台阶,江临忽然停下,转身面向媒体区。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他的声音不大,却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我想说,不是我选择了时机,而是时间终于允许我说真话??我患有遗传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无法根治,只能控制。这些年,我一直在与复发抗争。”
人群骤然安静。
“但我没有放弃创作,也没有放弃希望。”他握紧林然的手,“因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一首歌穿越八千公里,告诉我:你还被人深深爱着。所以今天,我不只是作为音乐人归来,更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这里,请求社会对慢性病患者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见。”
掌声从零星到雷动,许多人站起来鼓掌。
进入会场后,林然低声问他:“疼吗?”
“有一点。”江临苦笑,“刚才讲话的时候,腿有点麻。但值得。”
“以后这种事,让我来说。”林然揉了揉他手心。
“不行。”江临摇头,“这是我欠世界的交代。也是还给你的礼物??让你不必再替我隐瞒。”
当晚,《等你回来》毫无悬念斩获“观众选择特别奖”。当主持人宣布结果时,全场起立鼓掌。林然接过奖杯,正要发言,却发现江临已悄然起身,走向舞台中央的钢琴。
他坐下的那一刻,全场屏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