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边陲联盟还在苦战!”苏婉急忙道。
“汝之盟友,尚可支撑。而‘星殒之海’的秘密,关乎全局。”引路者的语气不容置疑,“且吾之苏醒,能量有限,无法进行多次长距离跃迁。选择权在汝。”
是立刻返回守望者星系,还是跟随引路者前往那传说中的最终战场,寻找可能逆转战局的关键?
苏婉看着手中温润的星核,又看了看怀中那三枚散发着生机的源初之卵,再想到边陲联盟那在噬星者阴影下苦苦支撑的防线,以及那潜伏在暗处的窃星者和刚刚遭遇的背叛者与收割者……
她知道,固守一隅,终是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寻找破局的关键,才能真正拯救所有人。
“我们跟您去!”她做出了决定。
三人登上玉石飞船。内部空间远比外面看起来广阔,布置简洁而充满玄奥,仿佛置身于一座微缩的星空神殿。
舱门关闭,引路者飞船微微一震,周围景象瞬间模糊,下一刻,便已冲出了“静滞之间”,化作一道超越光速的流光,驶向了宇宙中最神秘、也最危险的禁区——星殒之海。
而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那片虚无褶皱的空域中,一道更加隐秘、更加冰冷的意志,如同毒蛇般悄然扫过……
新的征途,通往已知的终极战场。而真正的考引路者飞船内部的航行,是一种超越常规物理感官的体验。没有加速的推背感,没有引擎的轰鸣,只有周围景象化为拉长的彩色线条,以及一种仿佛融入宇宙脉动的宁静感。苏婉能感觉到,这艘古老的飞船并非在穿越空间,更像是在某种更高维度的“弦”上滑行。
她坐在一个由星光自然凝聚而成的座椅上,怀中抱着盛放源初之卵的容器,星核则在胸前静静悬浮,与这艘飞船散发出的同源能量和谐共鸣。幽影和星语则好奇又谨慎地观察着飞船内部那些流动的符文和自动运转的设施。
“引路者前辈,”苏婉以神念沟通,“‘星殒之海’究竟是什么地方?那里真的有对抗噬星者……也就是‘归墟’的方法吗?”
引路者的意识如同温和的暖流,回应道:“‘星殒之海’,并非一片海洋,而是远古‘星陨之战’最终的战场。无数星辰在那里燃尽最后的光辉,强大的星灵与盟友在那里献祭自身,将‘归墟’的先锋主力封印、放逐。那里凝聚了那个时代最极致的悲伤、勇气、牺牲与……不甘。”
它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哀伤:“至于对抗‘归墟’的方法……并非某种具体的武器或技术。那场战争告诉我们,‘归墟’是宇宙寂灭法则的体现,无法被彻底消灭。我们能做的,是‘加固现实’,‘延续生机’,让文明的火焰燃烧得足够久,久到足以在永恒的轮回中,找到超脱的可能。”
“而‘星殒之海’深处,沉睡着那场战争最后凝聚的‘文明烙印’与‘法则碎片’。若能与之共鸣,或可让‘万象之网’真正完整,获得短暂‘定义现实’的权能,从而逼退‘归墟’。”
定义现实?苏婉心中震撼,这几乎是创世神祇的权柄了!
“但这需要付出代价。”引路者警告道,“承载‘文明烙印’,意味着背负无数逝者的执念与记忆洪流。融合‘法则碎片’,则需要自身之道足够坚定,否则会被同化,成为法则的一部分,失去自我。”
风险与机遇并存。苏婉沉默了片刻,坚定地道:“我明白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尝试。”
航行不知持续了多久,仿佛一瞬,又仿佛千年。终于,引路者飞船的速度开始减缓,周围的彩色线条逐渐凝聚成正常的星空景象。
然而,眼前的星空,却让所有人心底发寒。
这里没有璀璨的银河,没有生机勃勃的星云。只有……无尽的黑暗,以及漂浮在黑暗中的、密密麻麻的星辰残骸。这些残骸大小不一,有的如同山脉,有的细如尘埃,但它们都失去了所有的光和热,呈现出一种死寂的、被吮吸殆尽的灰白色。一些地方,空间本身都布满了扭曲的、无法愈合的裂痕,仿佛世界的伤疤。这就是星殒之海,一个宇宙的坟场。
就连星核,在此地都变得有些黯淡,传递出浓重的悲伤与警惕。
“我们到了。”引路者的声音也低沉了许多,“跟紧我,不要离开飞船光芒笼罩的范围。这里的空间极其脆弱,且残留着各种危险的法则乱流和……战争怨念。”
玉石飞船散发出更加凝实的星辉,如同一个保护罩,缓缓驶入了这片死亡星域。
越是深入,景象越是触目惊心。他们看到了被拦腰斩断的恒星残核,看到了如同蛛网般蔓延的巨大骨骼化石(不知属于何种远古巨兽),甚至看到了一些被封存在扭曲时空中的、保持着最后战斗姿态的古代战舰残影。
死寂是这里的主旋律,但那死寂之下,又仿佛有无数的亡魂在无声地呐喊。
“检测到前方有高浓度能量聚集反应,结构稳定……似乎是一个……人造物体?”星语看着飞船自带的扫描仪(经过引路者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