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杜鲁奇军队之前在装备携带这块五花八门,这涉及到很多军事细节,怎么行军、怎么着甲、怎么携带物资,而且每位恐惧领主带兵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要求,但通常放在辎重车辆里。
另外,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了。
作战环境是首先要考虑到的,奥苏安是温带区域,不像天寒地冻的纳迦罗斯需要穿戴御寒衣物。也就是说,登陆奥苏安的时候,可以将棉服、棉被这样的御寒衣物从供应物资中划出。
从行军方式和补给方法角度出发……似乎没法出发?行军通常有四种方式,按照正常时速和行程实施的常行军、以最快速度行军的急行军,还有强行军、奔袭,卷甲而趋……补给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行军方式来调整。
而且,他发现这似乎没他什么事,他不负责这块,他只需要根据后续制定出来的章程和标准,把补给这块搞好就行。
相比双肩包,他更青睐卷包。
无他……方便!
另外,他感觉他完全可以整个Zeltbahn出来,也就是德子的防水帐篷布,说是帐篷其实就是一块布,进行三角形剪裁。在他看来,这玩意好啊,既能当携行工具,又能当雨衣,扎营的时候还能dIY出各种帐篷,在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时,还能充当泅渡工具。
布的三个边有对应的纽扣和扣眼,中间还有套头部位,采用多层防水设计,还有纽扣闭合。下雨的时候,可以把布套在脖子上,用抽绳将套头部位和布的三个边拉紧,一具雨衣就出现了。而且还适配各种情况,骑马、步行、甚至骑自行车、摩托都没问题,只需要根据对应的情况进行对应的调整就是了。
如果平日充当卷包使用的话,帐篷绳都不用配了,捆绑卷包的绳子就够了。当然,还得有帐篷杆和帐篷钉,不然那不叫帐篷,既没支撑,又没固定。这些配件就放在一个配件袋里,然后放在卷包里。
帐篷的说法可就多了,能各种dIY,分为单、双、四、八、十六,五种方式。
两块布的斜边拼在一起就是双人帐篷。四块布的斜边拼在一起,一个能容一个帐士兵的金字塔出现了。之后依此类推,反正就是把多个三角形拼成能住人的地方。
将布对着,将角卷起,将双肩与跨步卷起的角系上,一个能将伤员背起来的悬带出现了,虽然有点勒的晃,但能用。
如果两个人就简单了,将两块布组成平行四边形,放上两根棍子或是长矛,然后将布折下,将两个斜边合到一起固定,一个担架出来了。
将两块布沿着底边连接起来,在里面铺上具有浮力的物体后,将布卷起来,固定,一个泅渡工具出现了。
不用的时候就将三个边折起来,折成四方形后,两边折,四变二,之后就不用折了,也不用卷儿了,毕竟这是卷包,不需要卷的卷成卷。
而且没有谁规定,卷包只能用一块布卷,可以放两块或是多块防水布卷,里面再放一块睡觉时用来盖的毛毯。个人洗漱用品、缝纫工具、备用甲片、维护盔甲和武器的用品、内衣和毛巾、袜子、罐装食物和配件袋什么的都能装在卷包里。
在棉斜纹技术没出现前,先用涂蜡帆布顶替。
惠特尼留在了艾希瑞尔,没有跟随钢铁冶炼设备返回纳迦罗斯,现在在担任艾希瑞尔行省的纺织厂场长。他刚才触摸的布料明显就是纺织厂里生产出来的,等在查佩尤托行省转悠一圈后,他要去艾希瑞尔行省摘棉花,去纺织厂看看。
饭盒和水壶什么的挂在腰带上,置于背后。再配上一个装紧急用品的包、手斧或是工兵铲、右侧腰间挂上投矛器等远程装置,加上盔甲、武器和内置衣物,一套单兵所需要的用具、物资就成型了。
药品和绷带什么的肯定是要配上的,是有术士,是有法术治疗,但术士的数量和战场的宽度摆在那呢,受伤后第一时间遇到术士的概率很小。所以,该处理还是要处理,之后再找术士或是医生处理。如果不处理的话,等看到术士,血都流干了,人都去伊希尔报告去了。
手斧和工兵铲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充当近身搏斗工具,但更多的是扎营的时候使用,扎营得砍树,挖掘,设置栅栏,需要工具。
卷包跨过侧腰的绳子可以固定在腰带上,能借的上腰劲,有助于长时间行军。关键的时候,抬起肩部,侧腰的活扣就开了,另一侧的肩膀下垂,卷包就掉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