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纸上,余秋里用他那独臂写出的字,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透纸背的力量。
“……诉苦大会开始时,很多老兵还有顾虑,拉不逼得家破人亡,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王洋同志讲得声泪俱下,把大家的情绪都带动起来了。”
“接着,一个叫李二牛的老兵,就是之前在乱石沟被咱们救治过的那个,他第一个站了起来。这个老兵,在旧军队里挨过长官的鞭子,背上现在还有疤。他一边哭,一边解开衣服,让大家看他背上的伤。他控诉那些狗娘养的官长,不把他们当人看,克扣军饷,随意打骂,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去送死,打了胜仗功劳全是官长的……”
林毅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个悲愤交加的场面。
“……李二牛一开口,就像是打开了闸门。那些受尽了苦楚的老兵们,一个个哭得跟泪人一样,抢着上台诉苦。有的说自己是被抓壮丁抓来的,家里八十岁的老娘没人养。有的说自己的老婆被保长霸占了。还有的说,亲眼看到自己的长官,为了抢功,杀了投降的鬼子,回头却上报说是他自己打死的……”
“整个会场,哭声、骂声响成一片。战士们的情绪,都被点燃了。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过去受的那些苦,不是命不好,而是这个吃人的旧社会,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地主老财造成的!他们也终于明白了,谁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谁才是真心为他们好,带他们走正道的!”
“大会开了整整一个下午,效果出奇的好。现在,第二支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那些老兵,训练起来比谁都刻苦,纪律性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现在都说,以前当兵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当八路,才是真正为了自己,为了天下的穷苦人打仗!王大壮那个夯货,激动得抱着我,说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兵,一个个眼睛里都冒着火!”
读到这里,林毅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太清楚诉苦大会的威力了。
这是一种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政治动员。
它能把士兵们个体的苦难,升华为阶级的仇恨,从而激发出最强大的战斗意志。
由余秋里这位“原创始人”亲自操刀,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看来,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余政委把家看得很好,甚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
林毅将信小心地折好,放进口袋。
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抗大的课程,也进入了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战略学。
讲授这门课的,是抗大的一位副院长,一位参加过长征,指挥过无数战役的传奇将领。
他的第一堂课,没有讲具体的战术,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
“同志们,我们打仗,不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一个合格的指挥员,眼睛里要能看到整个中国,甚至要看到整个世界!”
他用教鞭,重重地点了点地图。
“我们现在面对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但是,日本不是我们唯一的敌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除了我们和日本人,还有谁?”
“还有国民党!”一个学员大声回答。
“对!还有国民党。而且,国民党内部,还分为亲日的顽固派,和主张抗日的中间派。”
“在国际上呢?还有苏联,还有美国,还有英国。他们对我们中国的抗战,是什么态度?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副院长的一连串问题,让在座的学员们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过去打仗,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消灭眼前的鬼子,如何保住自己的根据地。
很少有人,会从如此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整个战争的格局。
“这就是战略!”副院长的声音铿锵有力,“战略,就是全局。我们打的每一仗,都不能是孤立的。都要服务于我们党的总战略。有时候,为了全局的胜利,我们甚至需要在局部,做出一些牺牲和退让。”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为在当前,我们和全国人民最主要的矛盾,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只要是愿意抗日的,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地方军阀,甚至是开明的地主士绅,都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对象。”
“再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因为这是由敌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决定的。我们不能跟鬼子硬拼实力,打消耗战。我们要在广阔的敌后,像撒钉子一样,建立起一个个的支撑点,不断地消耗敌人,壮大自己,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战略上的反攻!”
这堂课,像是在林毅的脑子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策划的陵川战役。
他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策应中条山,是为了缴获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