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
朱元璋和朱标同时愣住了,没明白朱雄英这句话的意思。
观星阁内的气氛,因为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而变得有些古怪。
朱元璋皱着眉,沉声问道:“大孙,什么叫钢铁巨龙?现在说的是打仗!是帖木儿那五十万大军!”
“是啊雄英,”朱标也急切的附和,“傅友德将军远在万里之外,兵力不足,我们必须尽快拿出对策支援前线才是。”
面对祖父和父亲的急切,朱雄英却显得异常沉稳。
他走到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前,拿起一根长杆,指向从京师到哈密的那条漫长路线。
“爷爷,父王,请看。”
“从应天府到哈密,直线距离超过七千里。即便我们现在尽起全国之兵,五十万大军想要开赴前线,需要多久?”
他提出了一个最核心,也最致命的问题。
朱元璋是军事大家,几乎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了答案。
“步卒每日行军五十里,骑兵百里,算上粮草辎重拖累,大军集结开拔抵达哈密,最快也要半年。”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沉默了。
半年。
黄花菜都凉了。
等大军赶到,傅友德的万人龙骑兵恐怕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了。
“没错,就是半年。”朱雄英点了点头,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这半年时间,足够帖木儿的大军集结突破哈密,席卷整个西域。届时我们将彻底失去战略纵深,只能在玉门关外与敌决战,那将是一场无比惨烈的消耗战。”
“即便我们最终惨胜,大明也将元气大伤国库空虚,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朱雄英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朱元璋和朱标心中的战火。
他们意识到,距离才是大明目前最大的敌人。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朱元璋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询问。
“很简单。”朱雄英用手中的长杆,在地图上从京师到哈密的红线上重重划过。
“我们不派兵。”
“我们修路。”
“修一条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路!”
朱标不解的问:“修路?官道不是一直在修缮吗?可就算修得再好,也无法缩短这七千里的距离啊。”
“我说的路,不是走马车的官道。”
朱雄英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工业革命”的光芒。
“我说的是铁轨!”
他转身从书案上拿起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图纸,在两人面前展开。
图纸上画着一种奇怪的,由两条平行铁条铺设在枕木上的结构。
而在铁轨的旁边,还画着一个钢铁巨兽。
那是一个比之前所有蒸汽机都更加庞大、结构更复杂的机器,它有着巨大的轮子,一个高耸的烟囱,后面还拖着一节节像是车厢一样的东西。
“这是……”朱元璋看着图纸,眼中充满了困惑与震撼。
“爷爷,还记得蒸汽机吗?”朱雄英问道。
“当然记得!那玩意儿能顶上百个壮劳力!”
“那如果我们把一个更强大的蒸汽机装在轮子上,让它在这两条铁条铺成的‘路’上跑呢?”
朱雄英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朱元璋和朱标的脑中炸响。
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瞬间就明白了朱雄英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让这个钢铁大家伙,拉着装满士兵和粮草的车厢跑?”朱标的声音都在颤抖。
“它能跑多快?能拉多少东西?”朱元璋死死盯着图纸,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它的名字叫‘蒸汽机车’,俗称‘火车’。”
“它跑起来一日一夜,可达千里!”
“它一次拉动的货物,能顶得上一千辆马车!一万名民夫!”
“最重要的是……”
朱雄英的语气陡然变得激昂。
“它不知疲倦,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只要有足够的煤和水,它就能永远跑下去!”
“这就是孙儿说的‘钢铁巨龙’!”
“一条以京师为心脏,以哈密为利爪,横贯大明东西的钢铁巨龙!它将成为帝国的动脉,将我们的士兵、我们的火炮、我们的粮食,在短短七天之内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万里之外的任何一个战场!”
“到那时帖木儿的五十万大军,在我们眼中不过是一群骑着马的原始人!”
“所谓的距离将不再是我们的束缚,而是我们戏耍敌人的舞台!”
整个观星阁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和朱标已经被朱雄英描绘的这幅宏伟到堪称疯狂的蓝图,给彻底震傻了。
一日千里!
七日抵达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