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王宫。
不,现在应该叫大明安西都护府,哈密卫所临时衙门。
巴特尔瘫坐在他曾经的王座之下,华丽的地毯上,身体还在不受控制的颤抖。
那名被一枪毙命的蒙古将军,是他最勇猛的卫队长,也是他的表兄。
可他的死,却连让明军主将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傅友德的军靴,停在了他的面前,投下的阴影将他完全吞没。
“王,哦不,巴特尔城主。”傅友德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给你两个选择。”
“一,我把你,连同城里所有不愿接受大明管辖的贵族,脑袋都砍下来,筑成京观,再另外扶持一个听话的本地人当城主。”
“二,你主动献出城防、户籍、税册,交出所有兵权。你的王宫,你的财富,你的妻妾,都可以保留。你,还是哈密城里,最尊贵的人。”
巴特尔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被扼住了脖子的鸡。
他想到了反抗,想到了那些忠于自己的部落。
可随后,他又想到了校场上那一声清脆的枪响,想到了那具倒在三百步外的尸体。
所有反抗的念头,都在这一刻,被碾得粉碎。
“我……我选二……”巴特尔用尽全身力气,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傅友德嘴角扯出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很好。”
他转过身,对身后同样面如死灰的哈密贵族们朗声道:“殿下有令,大明到此,不是为了抢走你们的牛羊和女人。”
“凡是主动配合的,你们的家产,你们的地位,都可以保留。甚至,你们的子嗣,将有机会被选送到我大明天朝上国,进入京师的皇家学院,学习真正的治世安邦之学。”
这句话,让一众贵族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复杂的光芒。
这是阳谋。
是恩威并施,也是一种变相的质子。
但对于他们这些在强者夹缝中求生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我等……愿为大明效死!”
有人率先跪下,紧接着,所有人,都匍匐在地。
傅友德没有再看他们一眼。
他知道,这些人的忠诚,比沙丘上的风还不可靠。
真正的收服,不在于此。
他走到衙门外,对副将下令:“传我军令,开仓!以工代赈!”
“凡哈密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愿为我大明修筑卫所、铺设道路者,每日皆可领白米三升,大明宝钞十文!”
副将领命而去。
很快,整个哈密城都沸腾了。
当那些印着精致龙纹、号称可以在明军营地里直接兑换成食盐、布匹、铁锅的“大明宝钞”真的发到手里时,所有底层百姓都疯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慷慨的统治者。
以往的贵族和蒙古人,只会从他们身上榨取。
而这些看起来杀气腾腾的明军,却在给他们饭吃,给他们钱花。
谁是主人,谁是敌人,一目了然。
民心这杆秤,在短短一天之内,就彻底倒向了大明。
……
应天府,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不虞。
殿下,几名白发苍苍的户部官员和御史,正在哭诉。
“陛下!傅友德将军率领万人龙骑兵西出,粮草军械耗费,日以万计!如今半月已过,军费如流水般花出去,却连个响动都听不到啊!”
“西域乃不毛之地,历朝历代征伐,皆是得不偿失。如今我大明国库初丰,实不应如此空耗国力啊,陛下!”
朱元璋听得心烦意乱。
这帮文官,就会算小账。
可大孙的计划,他也没完全弄明白,只知道要花很多钱。
就在他准备发火骂人之际。
“报——!”
一名身披甲胄、满身风尘的信使,从殿外狂奔而入,手中高举着一卷火漆密封的军报。
“西域八百里加急!”
信使冲到殿前,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启禀陛下!哈密大捷!”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吼完,便头一歪,昏死过去。
整个朝堂,瞬间鸦雀无声。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几步冲下台阶,一把抢过军报。
他撕开火漆,展开那张薄薄的纸。
上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战况描述,只有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
“哈密已定,钢钉已入西土。”
朱元璋看着这行字,先是愣住,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冲上天灵盖。
他懂了!
这不仅仅是攻下了一座城!
这是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