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那句充满霸气与自豪的问话,在空旷的船坞内回响,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
是啊,有了“定远”这样的钢铁巨兽,这天下,还有谁敢不服?
傅友德等一众老将,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驾驭此舰,将大明的龙旗插遍四海。
然而,朱雄英的回答,却像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他没有回答“有”或者“没有”,而是平静地转过身,迎着朱元璋灼热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
“皇爷爷,您问错了。”
“嗯?”朱元璋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的狂喜迅速冷却下来,化为一丝不悦和审视。
他不喜欢有人在他兴头上泼冷水,哪怕是自己最疼爱的大孙。
朱雄英似乎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依旧用他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语气说道:“让天下‘不敢不服’,只是霸道,是最低级的统治方式。它依靠的是恐惧,一旦我们的刀不够快,炮不够利,恐惧消失,反噬就会接踵而至。”
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那艘狰狞的钢铁巨舰。
“定远舰,能征服敌人的身体,却征服不了人心。”
朱雄英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坎里。
“我们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倭寇,也不是什么南洋小国。”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落回到朱元璋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贫穷,是愚昧,是隔绝。”
朱元璋愣住了。
他戎马一生,想的都是如何打天下,守江山。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将“贫穷”和“愚昧”定义为敌人。
“大孙,你继续说。”朱元璋的声音低沉了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孙子,又要抛出一些足以颠覆他认知的东西了。
“皇爷爷,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四方畏惧的霸主。”朱雄英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文明”的光芒,“我们要让大明,成为世界的灯塔!”
“灯塔?”这个词汇,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太过新奇。
“对,灯塔。”朱雄英解释道,“当一艘船在黑夜的大海上迷航,它最渴望的是什么?不是另一艘更强大的战船,而是一座能为它指引方向的灯塔。”
“我们要让大明成为这样一座灯塔。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一提到大明,想到的不是我们的坚船利炮,而是我们这里有最华美的丝绸,最精美的瓷器,最先进的技术,最公平的贸易,以及……最富足安康的生活。”
“我们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向往我们,学习我们,模仿我们。让他们明白,与大明为友,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高明的征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王道!”
朱雄英描绘的蓝图,让整个船坞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朱元杜等人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原来“征服”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自己的孙子,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撼,有骄傲,还有一丝……敬畏。
他本以为自己给了孙子一把屠龙的刀,没想到孙子却想用这把刀,去雕刻一个全新的世界。
“好……好一个灯塔!”朱元璋猛地一拍栏杆,眼中的狂热再次被点燃,但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军事狂热,而是一种建立伟大文明的雄心。
“那我们该怎么做?怎么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是那座灯塔?”
“很简单。”朱雄英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办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一场向全世界展示我大明肌肉与财富的盛会。”
“皇爷爷,我们可以向天下所有国家,发出邀请。就说明年开春,我大明将在南京,举办第一届‘万国博览会’!”
“届时,我们将展出我们的迅雷铳,我们的蒸汽机,我们的水泥,我们的玻璃……当然,还有我们的‘定远舰’!”
“我们不光要让他们看,还要和他们做生意。只要他们愿意遵守我大明的规矩,就可以用他们的金银、香料、矿产,来换取这些足以改变他们国家命运的商品。”
朱元璋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万国使臣云集南京,被大明的强盛惊得目瞪口呆,而后为了一个贸易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的场面。
那样的场景,可比单纯的武力征服,要让他这个开国皇帝,有成就感得多!
“好!就这么办!”朱元璋当机立断,“咱这就下旨,昭告天下!”
“不过……”他又皱起了眉头,提出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那些远在西边,甚至不知道我大明在哪里的国家,怎么邀请?总不能光等着他们自己来吧?等他们走到南京,博览会都开完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极其缓慢,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朱雄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