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车间里,气氛比山洞试车时更加凝重。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只有一种近乎窒息的寂静。
那具缠绕着厚厚麻绳、被桐油石灰胶泥浸透得黑亮的复合炮闩模拟件,被牢牢固定在一个坚固的钢制测试架上。
模拟件连接着一个用旧油桶改装的“药室”,里面已经装填了按照九二式步兵炮标准装药量计算的发射药。一根引信从药室后方引出。
周围围满了人。
刘明远、周师傅、小郑等支持者紧握拳头,眼神紧张。
王师傅、李师傅等质疑者则站在稍远的地方,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怀疑,甚至是一丝等着看笑话的讥诮。
更多的工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那具看起来颇为“原始”和“粗糙”的炮闩上。
“厂长,都准备好了。”周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固定装置。
方东明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走到测试架前,最后用手抚摸了一下那冰冷而粗糙的麻绳缠绕层。
“开始吧。”方东明退到安全线后,沉声下令。
一名负责点火的工人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手划着了火柴,点燃了引信。
“嗤——”引信冒着火花,迅速缩短。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王师傅甚至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脖子。
“轰!!!”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巨响在车间内炸开!测试架剧烈地一震,巨大的冲击力通过炮闩传递到支架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
火光和硝烟瞬间从“药室”和炮闩缝隙中喷涌而出!
巨大的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浓烈的硝烟味弥漫开来。
所有人都死死盯着硝烟中的炮闩模拟件!
烟雾渐渐散去。
只见那测试架依然牢固,而固定在其中的复合炮闩模拟件——完好无损!
那缠绕紧密、硬如钢铁的麻绳胶泥层,除了被熏黑了一些,连一丝裂纹都没有!
它成功地承受住了相当于炮弹发射时的巨大冲击力和高温高压!
整个车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几秒钟后。
“成……成功了?!”
周师傅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变调,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不顾烫手,抚摸着那依旧坚固的炮闩,老泪纵横。
“成功了!厂长!成功了!没裂!一点没裂!它顶住了!”
小郑和其他支持者也爆发出狂喜的欢呼,冲上去围着炮闩又摸又看,仿佛在看一件绝世珍宝。
刘明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都有些发软,他走到方东明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重重地点头。
而王师傅、李师傅等人,则彻底僵在了原地,如同被雷劈中一般。
他们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震惊,以及无地自容的羞愧。
“这……这怎么可能……”王师傅失神地喃喃自语,仿佛信仰崩塌,“麻绳……麻绳怎么可能……”
李师傅脸色灰败,看着被众人簇拥、神情依旧平静的方东明,再想起自己之前的冷嘲热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事实胜于雄辩,这记响亮的耳光,比试飞成功更让他们无话可说。
方东明没有去看他们,他对周师傅说:“立刻进行详细检查,测量是否有细微形变。如果确认无误,立刻开始准备真正炮闩的缠绕制作!”
“是!厂长!”周师傅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方东明转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师傅和李师傅身上,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只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王师傅,李师傅,技术上的争论很正常。但请记住,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打鬼子。只要能杀敌,土办法,也是好办法。”
王、李二人面红耳赤,羞愧地低下了头,再也说不出半句质疑的话。
…………
太原,日军新建的第一军司令部。
气氛与黄崖洞的欢腾截然相反,如同冰窖。
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