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要没了,这精锐的名号算是彻底臭了,他们的联队旗被挂在猪圈,这小鬼子得气成什么样!”
吕志行接过报纸,定睛一看,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呐!这不仅是对小鬼子的沉重打击。
更是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告,小鬼子并非不可战胜,咱们八路军有能力、有决心把侵略者赶出去!”
在场的营连干部们听闻,纷纷围了过来,争相传看报纸。
林志强一把抢过报纸,眼睛瞪得像铜铃,看着那照片,忍不住大笑起来:“狗日的!
到底是谁想出把这小鬼子的宝贝军旗挂猪圈的,这招太绝了!这可比单纯消灭坂田联队还让小鬼子难受,把他们的脸都丢尽了!”
其他的干部也觉得心情无比的畅快,纷纷大呼小叫道:这主意太绝了,简直就是在小鬼子的心口上扎上了好几刀。
而方东明也忍不住佩服的说道:“确实厉害,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搞。”
吕志行也是忍不住了,“能想出这主意的人,绝对是个宣传高手。
用小鬼子最珍视的东西,来打击他们的士气,鼓舞咱们自己人,还能激起老百姓对小鬼子的仇恨,一举多得。
咱们以后在宣传工作上,也得多动点这种脑筋。”
魏大勇看不懂文字,但照片还是看得明白的,一眼就瞧见了,当即也乐得上前拍着大腿,瓮声瓮气地笑道:“嘿!这小鬼子的破旗就该挂猪圈!”
“哈哈哈”
众人大笑着,气氛已经达到了顶峰。
过了一会儿,众人的笑声渐渐消停,吕志行才再一次开口说道:“有了这一份报纸,特别是报纸上咱们团长的名字,以后的招兵工作,就好做了。”
方东明想了想,这是扩大八路军影响力的好机会,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便也点头同意。
没多久,宣传队便带着这份充满胜利喜悦的报纸,穿梭在桦林镇的大街小巷。
他们挨家挨户地讲述着八路军歼灭坂田联队的英勇事迹,展示着那面挂在猪圈上的联队旗照片。
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镇子,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自豪。
镇中央的戏台,向来是桦林镇最热闹的地方。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的时候,这里会上演着戏曲,给百姓们带来欢乐。而今天,这里即将成为传播抗日胜利喜讯的重要场所。
“好,好啊!真的是太好了。”镇上的老秀才李鹤轩激动得双手颤抖,口中不停的念叨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激动中回过神来,想也不想,扭头便跑回家中,随后便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
他的举动引起了他孙子的注意,有些不解的寻了过来,问道:“爷爷?”
“别打扰我!”
“在这里!”
只见李鹤轩翻找出珍藏许久的宣纸和毛笔,脸上露出了豪情。
随即迫不及待的研好墨,仅仅沉思片刻后,便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副对联:“旗落太行,倭胆俱丧”。
字迹刚劲有力,铁画银钩,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刚刚写完,不等墨干,李鹤轩便大喊道:“快,帮我一起,送去戏台!”
孙子虽年纪小,但也被爷爷的情绪感染,兴奋地应了一声,赶忙上前帮忙拿起宣纸。
爷孙俩一路小跑来到戏台前。此时,戏台下已围满了百姓,大家正热烈地讨论着八路军的这场大胜。
戏台下,李鹤轩爷孙俩挤到台前,阳光掠过泛黄的宣纸,老秀才亲手将对联贴在台柱上,墨香混着人群中蒸腾的热气,惹得围观百姓纷纷仰头赞叹。
“旗落太行!好个旗落太行!”卖豆腐的张老汉用袖口蹭着眼角,粗糙的手掌拍得通红。
“俺家三小子前年被鬼子抓去修炮楼,要是知道八路军把他们的旗挂猪圈里,指定得抄起锄头跟你们走!”
方东明站在台下,看着李鹤轩颤抖着捋胡子的模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报名声。
二十多个青壮年挤在临时搭建的招兵桌前,有的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胳膊,有的从裤腰里掏出皱巴巴的家书。
“俺爹说,跟着方团长能打鬼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