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安全的藏身之处,同时…尽可能收集关于“指引者”和“终末之种”的情报。
他环顾四周,这片星域死寂而贫瘠,并非久留之地。凭借着碎片赋予的、对空间波动的敏锐感知,他捕捉到了极远处一丝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尾迹——似乎是某艘舰船不久前经过时留下的。
是敌是友?无法判断。但这是他目前唯一的线索。
没有犹豫,林燃收敛所有气息,将自身融入空间背景的辐射中,如同一个无形的幽灵,悄然向着能量尾迹的方向追踪而去。
… … …
另一片截然不同的星域——一个充斥着活跃星尘和初生恒星的年轻星系。
芸姨的意识体,如同一缕轻盈的月光,飘荡在一片绚丽的星云物质中。她的状态比林燃要好一些。融入她旋律的那份“调和”与“共鸣”碎片,与她的本质极为契合。那古老的歌谣变得更加空灵而富有渗透力,不仅仅能抚慰生命,似乎还能与星辰的能量、与空间本身的振动产生奇妙的和谐。
她甚至能通过旋律的扩散,模糊地“看”到周围星域的能量流动,感知到那些年轻恒星内部汹涌的核聚变,以及某些气态行星深处酝酿的风暴。她仿佛成为了这片星域宏大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
但她也面临着独特的困境。指令碎片的力量在放大她旋律的同时,也在不断唤醒她沉睡的、属于“摇篮”时代的记忆碎片。那些辉煌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与最终毁灭的惨状交织在一起,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和时空错乱感。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分清过去与现在,否则很可能迷失在记忆的长河中。
她同样在努力感知林小雨和林燃的方位,结果与林燃一样,只有模糊的方向。
“…需要…找到…能扎根的地方…” 芸姨的意念带着一丝迷茫,却也有着植物般的韧性。她本能地觉得,自己需要找到一个能量稳定、具有一定生命潜力的环境,才能更好地温养碎片,并利用旋律的力量做些什么。
她将感知融入星尘,随着能量的流动缓缓飘荡,如同寻找适宜土壤的种子,探寻着可能的落脚点。
… … …
“初诞之地”外围,“指引者”舰队依旧如同冰冷的墓碑般矗立。
“屠宰场”内部,那个笼罩在暗影中的身影,正听取着下属的报告。
“…一号目标(林小雨)确认深入逻辑深渊,信号消失前未检测到被同化迹象,疑似利用未知手段短暂干扰了深渊的注意。捕获概率…极低。”
“…二号目标(林燃)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K-77荒芜星域,随后消失,疑似掌握了初步的空间隐匿技巧。已派遣三支‘渔夫’小队前往追踪。”
“…三号目标(芸姨)信号特征与星云背景辐射高度融合,难以锁定具体位置,判断其能力与能量环境调和有关。监控范围已扩大至周边五个星系。”
阴影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
“钥匙”的选择超出了他的预计。分裂碎片,分散突围…这确实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变量”的可能性。
“优先回收碎片。”阴影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冰冷,“二号目标优先,他携带的碎片与空间规则相关,威胁性更大,也更容易追踪。三号目标…暂时监视,她的能力更偏向辅助,或许…在未来更有利用价值。”
“那一号目标…”
“逻辑深渊…连我们也不敢轻易深入。”阴影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舰体,望向那片变幻的区域,“但她携带的碎片最为核心…密切关注深渊的一切异动。一旦有任何她被‘排出’或发生其他变化的迹象…不惜一切代价,第一时间控制!”
命令被迅速执行。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分散的星火悄然撒下。
… … …
逻辑深渊边缘。
林小雨终于感觉到周围的逻辑乱流开始减弱,那种无处不在的冰冷“注视”也似乎因为失去了明确目标而逐渐散去。她拼尽全力,从一片如同粘稠胶水般的悖论泥潭中挣扎而出,冲入了一片相对正常的宇宙空间。
星光再次映入“眼帘”,虽然微弱,却带来了劫后余生的真实感。
她疲惫到了极点,意识光球黯淡得几乎透明,仿佛随时会熄灭。她甚至无法维持稳定的形态,只能勉强凝聚成一团模糊的光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