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火星的残渣在热气的带动下,携带着火种向着各处蔓延。
田喜面无表情的看着火场,面上并没有作为火灾起源的负罪感,更为残忍的事,他在黄巾军中多做过不少。
“不错,今次捕杀逃民,你功劳甚大。我会向主公禀报你的功绩。”
旁边,刚才的骑兵军官跟在一个高大军汉背后,军汉身上披着汉军制式铠甲,戴着钵胄,他来到田喜跟前,轻轻拍打田喜胳膊,语气带着赞扬道。
田喜面带恭敬与感激,连忙称谢,他知道,眼前的壮汉是此地的军事长官,名叫于禁,是真正能与曹操取得联系的大人物。
于禁面上一脸横肉,此刻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对着眼前少年微微颔首。
尽管在心底他很鄙视少年的为人品性,可他也知道,很难用品性去评判眼前少年这般的底层百姓,能力,才是这些人能否翻身的关键,正如曹操经常在他们面前提到的那般,唯才是举!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投军者,于禁并不是完全相信,他不仅通过军中的幽州人对其进行了盘问对照,还让其亲眼目睹了眼前的大火。
可以说,面前的这场大火,与其说是对流民的围剿,还不如说是于禁对田喜的考验。
随着接触变多,来自幽州、辽东的情报都逐渐完善起来。
其中关于公孙度的情报也越发厚实,其人的形象也变得立体起来。于禁从得来的情报得知,公孙度是个极为善于伪装的人,他亲善底层百姓,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现世圣人,以换取那些愚昧黔首的效忠。
呵!可笑,底层黔首的忠心值几个钱?一千百姓,还不够十个精兵打的!
尽管于禁对公孙度的种种举措表示不屑,可他同样清楚,公孙度绝不会允许手下出现田喜这般的恶劣之人。
想起书信中曹操提到的关于火药的研发进展,以及字里行间曹操表露出的急躁,于禁对眼前的少年人越发重视起来。
若田喜对他所讲的情报为真,那么,以他对公孙度军队的见识,其对曹操幕府在山阳郡的火器研发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你所言为真,我亲自带队,送你前去山阳郡面见主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