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朱元璋猛地一怔。
他想起来了。
就在不久前,这个年轻人,用一种近乎狂妄的语气,描绘了一幅他从未想象过的宏伟蓝图。
什么国号“中华”,什么一统天下,扬名立万。
当时只当是少年意气,听过便罢。
可现在,苏白竟以此为由,拒绝了自己“六部九卿,随你挑”的天大恩赏?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身体微微前倾。
“来,你现在就跟咱说说。”
“你小子到底有什么通天彻地的妙计,敢夸下如此海口?”
朱元璋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马皇后和朱标也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他们同样想知道,苏白凭什么有如此大的底气。
面对三位大明最高统治者的注视,苏白终于笑了。
“陛下,妙计不敢当。”
“臣只有一个小小的法子。”
他顿了顿。
“这个法子,能让我大明将士的作战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凭空提升数倍,乃至更多!”
“什么?!”
朱元璋几乎是下意识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他的双眼瞪得滚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数倍,乃至更多?
这是什么概念!
他朱元璋是靠什么起家的?靠的就是手底下那帮跟着他南征北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精锐!
放眼天下,谁敢说自己的兵,比他老朱的兵更能打?
无论是张士诚的精锐水师,还是陈友谅的巨舰艨艟,亦或是蒙元那号称天下无敌的铁骑,最后不都败在了他的脚下!
大明的军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这一点,朱元璋有着绝对的自信。
可现在,苏白竟然说,能让这支天下第一的军队,战力再翻上几倍?
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朱元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可话到了嘴边,他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因为说这话的人,是苏白。
是一个能拿出水泥和琉璃,能预言太子早夭,能拿出神奇药方,自称来自数百年后的人。
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再怎么荒诞不经,似乎都多了一层可信度。
朱元璋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
如果苏白说的是真的……
那他大明军队的兵锋所指,将会是何等的摧枯拉朽?
北方的蒙元残余,那些终日骚扰边境的鞑靼瓦剌,将不再是心腹大患。
西边的吐蕃,南边的安南,东边的倭寇,都将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甚至,可以越过葱岭,去看看那更遥远的西方世界!
开疆拓土,四海宾服!
那才是真正的一统天下,扬名立万!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了。
“苏白!”
他一把抓住苏白的手臂,力道之大,几乎要将苏白的骨头捏碎。
“你说的,可是真的?”
“快!快告诉咱,到底是什么法子!”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都有些变了调。
旁边的朱标,也是一脸的潮红,激动地看着苏白。
作为大明的太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支战力翻倍的军队,对这个初生的帝国,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父皇的江山,将稳如泰山!
意味着,他日后继位,将再无外患之忧!
唯有马皇后,还保持着冷静。
看着状若疯狂的丈夫和儿子,又看了看从容不迫的苏白,眼中闪过担忧。
她怕,怕苏白只是给了他们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面对朱元璋近乎失态的追问,苏白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陛下,请恕臣现在还不能说。”
朱元璋的表情,瞬间凝固。
“为什么?”
苏白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陛下,此物关系重大,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而且……”
他的目光在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的脸上一一扫过,语气温和了下来。
“天色已晚,陛下、娘娘和殿下一路奔波至此,想必早已是身心俱疲。”
“龙体凤体,才是国之根本。”
“此事不急于一时,还请陛下先好生歇息,养足精神。”
苏白的话,像是一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