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还能凑合用。
该镜片的材质也体现了吞食帝国的深厚积累,当人类询问恐龙们是如何烧制出那么多玻璃,又是如何避免星际尘埃物质对镜片的影响时,恐龙的回答狠狠震惊了人类土老帽。
恐龙科学家说:光锥望远镜始建于300万年前,镜片是吞食帝国收集的,由超新星爆发后的致密尘埃通过强引力场压缩成透明介质构成的,其硬度是钻石的百倍,且能耐受星际尘埃的撞击。
人类已经习惯被吞食帝国的超级技术所震惊了,每当人类科学家被恐龙科学家震惊时,人们总会发出:“我们居然打赢了这种超级文明?”的感慨。
每次听到这种感慨时,随行的恐龙科学家们就会很尴尬的在那里用巨大的脚爪扣扣地板。
谁能打过你们人类虫虫啊,武德比恐龙还充沛,还有准神站台,真的是……
总之,光锥望远镜的观察精度十分可怕。
针对1光年范围内的行星系统,可直接分辨地表千米级物体。
人类通过波江女孩知道,吞食帝国在吃完16光年外的波江星系之后,赶赴地球总共用了6万年,平均航速是25km/s,约光速的万分之一。
恐龙们解释万分之一光速吞食大环最省资源的赶路方式,波江星系的波江星并不好吃,大环没有吃饱,其它行星也没什么能吃的,因此赶赴太阳系时,就没有加速至千分之一光速。
人类惊出一身冷汗。
还好没吃饱,不然恐龙早几万年过来,人类就真完蛋了。
波江星为地球做出了最后的贡献就是没喂饱恐龙,还拖延了恐龙赶赴太阳系的速度。
它真的,我哭死。
人类在翻阅恐龙的光锥望远镜的观察记录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在吞食大环飞向地球时,历届吞食皇帝曾经多次要求下令吞食帝国观察太阳系,观察母星地球。
光锥望远镜观察地球的行为总共发生了10次。
观察时,大环分别距离地球16光年、6光年、2光年,1光年,30000天文单位(0.5光年)、12000天文单位(0.2光年)、10000天文单位(0.17光年)、6000天文单位(0.1光年)、3000天文单位、1000天文单位。
频率是越来越高的。
在首次观察地球之前,吞食帝国在吃完波江星之后,选择向50光年范围内,约900颗恒星系发射了中微子束,来寻找下一个吞食的目标。
吞食帝国的中微子雷达技术很成熟。
中微子质量极小,不带电荷,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能穿透各种物质而几乎不衰减,通过中微子束穿过物体时,极少数会与物体内的粒子发生微弱相互作用(如弹性散射),吞食帝国通过捕捉这些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可以反推目标星球的内部结构或成分。
由此,来判断这颗行星能不能找到吃,好不好吃。
这900个恒星系里,能吃的恒星系不超过60个,其中就包括太阳系和三体星系(彼时的三体星系还残留三颗可以吃的三体行星)
这60个恒星系里面,好吃的恒星系不超过3个半,三体星系算半个。
其中三体星系距离恐龙虽然最近,但那三颗太阳让恐龙也有点发怵,恐龙最终选择放弃。
至于剩下的三个恒星系,只有一个恒星系堪称美味。
那就是太阳系。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