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也就因此放下了心,如果人类舰队的真正目的是用战舰以14%的光速状态撞击大环的目的,那么拼着硬吃所有恒星型核弹的伤害,大环指挥官也要把这些战舰全部打掉。
好在并不是,人类虽然好战,战术指挥大胆疯狂,但还保存着一丝理智。
大环指挥官做出了它认为最正确的决定
[全功率拦截恒星型氢弹,次级伽马射线激光准备拦截内环的氢弹,让内环多余的导弹防御系统去阻击人类战舰!]
伽马激光射线在天空中再次鞭挞挥舞,每一次伽玛激光射线的爆射都可以带来宇宙外空间数十枚恒星型氢弹的殉爆。
改良后的伽玛激光射线拦截效率十分高,那5000枚涌向赤道各个方向攻击巨环发动机的恒星型氢弹大多数被激光扫中,核弹在高温高热下被迫殉爆,只有不到100颗成功命中了大环发动机。
但这100颗命中大环发动机的恒星型氢弹里,又有半数恒星型氢弹因为切入了大环发动机所喷吐的上万公里的等离子尾焰导致半空被烧灼殉爆。真正避开大环发动机那上万公里等离子尾焰,击中山岳般大小发动机本体的氢弹数量实际上不足50颗。
但着40多座大环发动机的毁灭效果也是惊人的。
有恒星型氢弹以13%的光速击中那直径40公里、高度10公里的发动机装甲后,瞬间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20公里的炽热火球,火球以接近光速膨胀开来,其比拟太阳核心的温度瞬间融化了大环发动机大片区域。
大环发动机表面厚重的复合装甲、巨大的支撑结构、维护平台、管道、暴露的机械臂……一切都在接触的瞬间被蒸发,原本平衡的重核聚变状态也因为外力的介入而失衡殉爆,上万公里的等离子束失去了它的根基迅速萎缩。
极致的毁灭性冲击波形成了每秒数十公里向外推进的毁灭之墙,冲击波所过之处,大环发动机的次级结构被地扭曲、撕裂、抛飞,随着整个大环发动机的破灭,恒星型氢弹造成的火球继续上升,并最终冷却形成标志性的蘑菇云。
由于大环赤道附近的空气稀薄,蘑菇云会扩张至数万平方公里。
不存在任何奇迹,被击中的大环发动机没有任何可能幸免于难。
大环发动机内部的核心重核聚变堆会出现二次殉爆,二次殉爆会由内而外的将这座恐龙帝国建造上百年的史诗级巨物彻底摧毁。
原本体积庞大的巨环发动机,在恒星型氢弹的核爆过后,只能残留发动机核心的电子简并态骨架,以及一些处于背面区域的钢铁残骸,如同一座放大了几十倍的富士山钢铁尸体,静静的卧在那里。
而这样的毁灭场景,先后发生了40多次。
吞食帝国从未遭受过这样的损失。
但对于技术规模庞大的吞食帝国来讲,这40多座大环发动机的损失尚在吞食帝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龙还在,发动机还能重新建。
除了轰向赤道范围的5000颗恒星型氢弹之外,另外的轰击内环的五千颗恒星型氢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由于轰击内环的恒星型氢弹角度更为刁钻,位于环翼的伽玛激光射线拦截区间实际上更少,伽玛激光射线最终只成功拦截了3000颗不到的恒星型氢弹。
在剩余的2000颗恒星型氢弹坠入大环内环时,次级伽马激光射线炮台开始运作,这些更小能级的伽马激光射线密集扑来,这些小型激光防御装置都是吞食帝国近些年来,利用大环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临时生产的。
虽然威力不足以击穿人类的战舰,但是却可以轻易击穿这些恒星型氢弹的外部装甲。
剩余的恒星型氢弹遭遇了大量次级伽玛激光射线炮台的拦截,约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