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依赖于群体的协作。
陆泽通过精心设计的“团队任务”,培养这些动物的协作意识。
比如,他会将食物放置在需要多头动物协同才能获取的位置——藏在倒下的树干下,或是挂在较高的树枝上。
这迫使梅花鹿们必须学会相互配合,有的负责观察警戒,有的负责推开障碍物,有的负责采食。
在鬣羚和小象的引导下,这些原本各自为政的圈养动物,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
它们学会了排班轮流放哨,学会了在危险来临时用特定的叫声预警,甚至学会了照顾群体中的幼崽和弱者。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当陆泽再次站在过渡区边缘观察时,他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死气沉沉的圈养动物,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它们的眼神变得灵动而警觉,行动变得矫健而有力,身上的毛色也变得更加光泽鲜亮。
最重要的是,它们身上散发出了一种野生动物特有的气质——自由、自信,充满生机。
“是时候进行最终测试了。”陆泽做出了决定。
他选择了一片位于农场和保护区交界处的半野生区域,这里既有人工设施,又保留了大量原始森林的特征。
陆泽将十头表现最好的梅花鹿放入这片区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生存测试”。
在这一个月里,陆泽不再提供任何食物,只是通过隐蔽的监控设备,远程观察它们的生存状况。
第一周,梅花鹿们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虽然它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觅食技能,但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依然会犯很多错误——
误食有毒植物、选择危险的休息地点、在暴雨中不知如何躲避。
陆泽的心一直悬着,好几次都想要介入。
但他忍住了。
“它们必须学会独立面对一切。”
第二周,情况开始好转。
梅花鹿们逐渐适应了环境,它们找到了稳定的水源和食物,建立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地。
更令人欣慰的是,当一头幼鹿受伤时,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没有抛弃它,而是守在它身边,主动将食物送到它嘴边。
而第三周,梅花鹿们遭遇了真正的考验。
一群野狗闯入了它们的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