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此时他手握二十万大军,又得到姜维的支持,心中渐生反意。
姜维虽降,却一心想复国,他看出钟会有野心,便暗中劝说:
“将军手握重兵,又平定蜀国,功高震主,司马昭必不会容你。不如在蜀地起兵,讨伐司马昭,恢复汉室,届时将军便可成就霸业。”
钟会被姜维说动,决定起兵谋反。
他先是以“司马昭有令,诛杀军中不服从者”为由,将魏军诸将软禁起来,随后召集亲信,宣布“讨伐司马昭,匡扶曹魏”。
然而,钟会的计划却泄露了,魏军将领胡烈之子胡渊得知父亲被软禁,便率部下士兵发动叛乱,攻打钟会的府邸。
成都城内顿时陷入混乱,钟会与姜维率军奋力抵抗,却因军心涣散,士兵多不愿谋反,很快便败下阵来。
混战中,姜维身中数箭,自刎而死;钟会也被乱兵包围,他手持宝剑,斩杀数名士兵后,见大势已去,叹道“我若早听姜维之言,速定对策,何至于此”,随后自刎身亡,时年四十岁。
钟会死后,司马昭命人平定成都之乱,又下令诛杀钟会三族。
曾经名满天下的颍川贵子,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家族覆灭的下场。
钟会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
他出身名门,自幼聪慧,凭借过人的智识和谋略,在曹魏朝堂上崭露头角,成为司马昭麾下的得力助手,为平定淮南叛乱、灭亡蜀国立下汗马功劳。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在当时堪称顶尖,若能安分守己,必能成为曹魏的开国元勋,名留青史。
然而,他却因野心膨胀,加之与邓艾的矛盾激化,最终走上了谋反之路,落得个悲惨结局。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他“有王佐之才,伐蜀之功不可磨灭”;也有人批评他“心术不正,贪功好利,最终自食恶果”。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他“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既肯定了他的才能,也指出了他的致命缺陷。
时光流转,成都城内的钟会故宅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
人们在提及三国时期的谋士时,总会想到那个才华横溢却野心勃勃的钟士季,他的功与过,也成为后世讨论三国历史时绕不开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