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牌。
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场惨烈的厮杀。
夷陵之战时,他率部绕道蜀军后方,火油浸透的茅草在夜风里噼啪作响。
当冲天火光吞没刘备连营七百里时,他看见长江对岸的秭归城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濡须口之战,曹仁的精锐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他站在城头指挥强弩手,箭矢遮天蔽日,城下渐渐堆起尸山血海。
但最让他难忘的,是某天巡视军营时,看到新兵们擦拭着刻有\"朱\"字的盾牌,那些年轻的面孔上,有着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的期待与憧憬。
赤乌十二年的病榻前,朱然望着窗外交叠的梅枝,听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
孙权送来的玉枕沁着凉意,却暖不过他日渐冰冷的身躯。
药碗里的苦香混着窗外的梅香,恍惚间他又回到了赤壁、江陵、夷陵的战场。
那些熟悉的面孔在眼前一一闪过:孙策的豪情、周瑜的风雅、吕蒙的睿智,还有无数倒在他身前的亲兵。
\"大人,陛下遣太医令来了。\"仆人的声音带着哽咽。
朱然费力地摇头,伸手摸索枕边的竹简。
毛笔蘸墨时,他的手不住颤抖,墨迹在简上晕开,却固执地写下:\"然此生无憾,唯愿江东太平,陛下万安。\"
最后一笔落下,笔杆从指间滑落,窗外的梅花突然簌簌飘落,仿佛在为这位传奇将领送行。
建业城的丧钟响起时,长江上的战船纷纷降下半帆。
两岸百姓自发点起河灯,点点星火顺流而下,照亮漆黑的江面。
那些承载着哀思的灯火,宛如朱然毕生守护的江东基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而他的故事,也如同长江的浪涛,在岁月的冲刷下愈发清晰,成为东吴大地上永不褪色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