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战中惨败于齐国,国力大损。
公孙鞅敏锐捕捉到战机,向秦孝公建议攻打魏国。
秦孝公采纳他的建议,任命公孙鞅为统帅,率军出征。
公孙鞅亲自率军出征,面对曾经强大的魏国军队,他并未掉以轻心。
他利用与魏国主将公子卬的旧交情,设计将其俘虏。
公子卬本以为是老友叙旧,毫无防备地进入公孙鞅的营帐,却没想到陷入陷阱。
失去主将的魏军顿时大乱,公孙鞅趁机发动进攻,大败魏军。
魏国被迫割让河西大片土地求和,都城也迁至大梁。
经此一役,公孙鞅因功被封于商地,号为商君,自此,他被世人称为商鞅。
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脱胎换骨,从一个偏居西陲的弱国崛起为令诸侯畏惧的强国。
然而,他的变法也让他成为旧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些旧贵族们虽然在变法中失去特权,但他们从未放弃对商鞅的仇恨,一直在等待报复的机会。
秦孝公去世后,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
公子虔等人趁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
商鞅逃至边关,想找个客栈投宿,却因自己制定的连坐法,店家不敢收留无凭证的客人。
他感慨万千,没想到自己最终竟被自己制定的法令所困。
走投无路的商鞅返回封地商邑,起兵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兵败被杀。
尸体还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一代改革家就此落幕。
商鞅虽死,但他的变法成果却在秦国生根发芽。
秦国沿着他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扫平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他的思想和改革实践,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变革与发展不懈努力。
每当人们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商鞅的名字总是熠熠生辉,他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商鞅以生命为代价,在华夏大地上书写了一场震撼古今的变法传奇,他的理念跨越千年,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回响,启迪着后人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