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在江南地区掀起的,夜光琉璃盏的泡沫经济战,熙曼前期一共投入了十万两白银,最终却从江南士绅和江南粮商的手中,获利了足足六千万两银子,不仅如此,就连江南粮商手中的粮食,都被熙曼给买走了超过八成,这一下,富饶的江南地区就会变成一地鸡毛。
其实,说实话,熙曼制造的夜光琉璃盏,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是真的属于价值连城的稀罕玩意儿的范畴,虽然她利用夜光琉璃盏,榨取了江南地区的大部分钱财和粮食,但是留给江南地区的这些夜光琉璃盏,也的确是一堆值得收藏的高档艺术品,只不过,江南士绅和江南粮商,最终是以远高于夜光琉璃盏的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大量的夜光琉璃盏,囤积在他们的手中而已。
面对手中的这些卖不出去的夜光琉璃盏,江南士绅和江南粮商,很快就想到了新的接盘侠,京城里面的那些权贵阶层和高官阶层,这些人平日里面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清廉模样,暗地里面却是一个比一个富得流油,这些人也同样是钱多得花不完的主,这些人对于高雅艺术品的追捧程度,丝毫不亚于江南士绅和江南粮商。
于是乎,江南士绅当中的商人阶级,便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会组织,他们直接复刻了熙曼的泡沫经济手段,先在京城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拍卖会,将少量的夜光琉璃盏进行拍卖,他们也同样安排托儿去拍卖现场哄抬物价,让京城里面的达官贵人们都误以为,夜光琉璃盏非常地抢手。
接下来的操作,就和熙曼在江南地区的操作一模一样了,江南商会一边往京城销售夜光琉璃盏、一边高价从京城权贵们的手中,回收夜光琉璃盏,今天买明天卖,在这一买一卖之间,转手就能够赚到钱,为此,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京城权贵,就把家中的资产,给悉数地投入到了夜光琉璃盏的市场蛋糕当中。
当夜光琉璃盏在京城的权贵圈子里面,大行其道的时候,江南的粮商们也没有闲着,他们从江南商会从京城权贵手中赚到的钱当中,借用了一部分钱去购买京城粮商手中的粮食,面对江南粮商的购粮要求,京城粮商也同样是狮子大开口地漫天要价,两地粮商的行为,完美地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做天下的乌鸦一般黑。
面对京城粮商们的狮子大开口,江南粮商们也同样是复刻熙曼在江南的做法,如数照单全收,京城粮商开什么价格,江南粮商就给什么钱,等京城粮商手中的余钱变多之后,江南粮商就去鼓动和怂恿京城粮商,拿钱去投资夜光琉璃盏的市场蛋糕,保证能够稳赚不赔。
当京城粮商们,在看到第一批进入夜光琉璃盏市场当中的京城权贵们,已经赚得是盆满钵满的状态之后,京城粮商们就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钱财,给砸到了夜光琉璃盏的市场蛋糕当中,当他们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就会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
等京城粮商手中的钱,都砸进去之后,他们也会和曾经的江南粮商一样,把家中的基础粮食储备,给拿出来高价卖给江南粮商,以此来换取更多的钱财,拿去投资到夜光琉璃盏的市场蛋糕当中。
当京城粮商们手中的粮食,都被江南粮商们给购买得差不多之后,江南粮商就通知江南商会可以收网了,当江南商会在收到消息之后,他们立马就把手中的夜光琉璃盏的所有库存,都给一股脑地投放到了市场当中去,当江南商会在卷够了京城权贵圈子的钱财之后,他们就一溜烟地从京城撤出,回到了江南地区去继续享福。
在正史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向京城的权贵圈子进行募捐,结果却只收上来了不到20万两的银子,等李自成在占领了北之星之后,他就从京城权贵的手中,拷打出了超过7000万两的银子。
在这场夜光琉璃盏的泡沫经济战当中,江南士绅和江南粮商,从京城的权贵圈子当中,一共榨取了五千多万两银子,以及超过京城八成的粮食储备,京城权贵们手中的银子,虽然没有被彻底地榨干,京城粮商们手中的粮食,也没有被完全地榨干,但是却已经让京城的上层人物阶层狠狠地伤筋动骨,并且他们的手中还多了一大堆的只有收藏价值,但是却再也卖不出去的夜光琉璃盏。
京城权贵阶层从江南士绅集团的手中,吃了如此之大的一记闷亏,他们能咽的下这口气吗?当然咽不下了,但是咽不下又能怎么样啊?京城权贵们敢去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面前,状告江南士绅集团欺诈他们吗?不好意思,他们还真不敢,因为他们只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