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95章 工坊改进,巧思点滴

第695章 工坊改进,巧思点滴(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全职高手]身为策划,攻略玩家 一幕年华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换亲后!带火婆家! 邪物典当铺:只收凶物 无限流:摆烂后我封神了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反派模拟:开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试验,去摸索。

“格物,格物,就是要去钻研事物的道理。”

我对他们说,

“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失败,都要仔细记录下来。

用了什么材料,尺寸是多少,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把这些都记下来,画成图样,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哪条路走得通,哪条路走不通,新人来了,也能快速上手。”

我强调着标准化和流程记录的重要性。

这对于习惯了口传心授、依赖经验的古代工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但却是实现技术积累和大规模生产的基石。

接着,我走向了叮当作响的锻造区。

几座简易的冶铁炉正冒着烟,几个赤膊的汉子轮流拉着巨大的风箱,炉火熊熊,将铁矿石熔化。

旁边的铁匠则挥舞着铁锤,将烧红的铁块反复捶打,火星四溅。

这里的条件比江东的工坊差了不少,炉子是临时砌的,风箱效率也不高。

产出的生铁杂质较多,需要反复锻打才能成器,费时费力。

“主公,这边的铁矿石品相一般,含硫较高,炼出来的铁性脆,要造兵器铠甲,得多费不少功夫。”

负责冶炼的匠头苦着脸说道。

我走到一座冶铁炉前,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

我不是专业的冶金工程师,但一些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的。

“温度,关键是提高炉温,让铁矿石熔化得更彻底,杂质更容易分离。”

“可这风箱已经拉到头了……”匠头无奈道。

“风箱不够,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比如,多加几个风箱?或者……利用水力?”

我指了指不远处流过的一条小溪。

“水力?”匠人们又愣住了。

“对,水力。”

我解释道,

“造一个水车,利用水流的冲击力让它转动起来。

再通过曲轴连杆之类的装置,把水车的圆周运动,变成风箱的往复运动。

这样一来,不就能持续不断地鼓风了吗?而且力量更大,更稳定。”

水力鼓风,这在后世是常见的技术,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开创性的想法。

匠人们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在听天方夜谭。

“这……能行吗?”有人小声嘀咕。

“为什么不行?”我反问,

“水能推动船,能转动磨盘,为什么不能带动风箱?

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设计这个传动的机关。

老周,这件事你牵头,找几个擅长木工和机关的匠人,好好琢磨琢磨。

先造个小模型试试看。

就算一时半会儿造不出带动风箱的水车,能造出水力驱动的碓米、磨面的器具,也能大大节省人力,不是吗?”

我又指着炉体:

“炉壁的材料能不能改进?

用更耐火的土混合碎瓷片或者石英砂试试?

炉膛的形状能不能优化一下,让热量更集中?

出铁口和排渣口的设计能不能更合理?”

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工匠们开始围绕着这些“巧思点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

虽然他们可能无法立刻实现所有构想,但重要的是,我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他们创新的热情。

离开工坊时,天色已近黄昏。

虽然这里依旧简陋,但我能感受到一种与之前不同的活力。

不再是单纯的埋头苦干,而是多了一份思考、一份探索、一份对“更好”的追求。

我知道,这些点滴的改进,或许在短期内无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技术的进步,往往就是从这些看似微小的“巧思”开始积累的。

只要坚持下去,记录、总结、改进、再记录、再总结、再改进……

假以时日,这小小的工坊,定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需要尽快将江东的那些核心技术人才和设备转移过来。

他们是点燃这把技术之火的关键火种。

我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格物工坊的炉火已经重燃,而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巧思点滴”,正汇聚成一股潜流,为汉中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变革的力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破怨师 背欺里火宿 火烧黎明 灭世魔龙三岁半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学鸳鸯老 九娘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