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那就按照你说的算,以后这个小弟弟的小名就叫豆包了。”
马素芹倒是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可爱的,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趣味。
当然,正式的名字还是要由易天赐来慎重选择的。
“好耶,豆包你听到了吗?从今往后你就叫豆包了,这就是你的名字哦。”
易晓兴奋地对着眼前的小婴儿说道,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和期待。
“等你以后长大了,听到有人喊你豆包的时候,就立马要应一声哦。”
易晓继续一本正经地跟这个小婴儿说着话,而这个小婴儿似乎也挺配合的,眯着眼睛安静地看着他,小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哭闹的意思,仿佛真的在认真聆听哥哥的话。
“妈妈,妈妈,你们快看啊,他真的能听懂我说话呢,弟弟居然可以听得懂我说话呀!”
易晓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盯着小婴儿那表情丰富的脸庞,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
说到底,这种激动其实源自于一种深深的被回应的感觉。无论是年纪多大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怀揣着同样的渴望,那就是希望自已说出去的话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回应。
而易晓此刻的心情,正是这种渴望得到满足后的喜悦和满足。
“对啊,他确实能听懂你说话呢。”
妈妈温柔地回应道,眼中也流露出对这一幕的欣慰。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可要特别注意了,千万不能在他面前说脏话哦。”娄晓娥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要不然的话,等到弟弟长大之后,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把这些话都说给你听的。”
娄晓娥作为家长,和其他的家长们一样,也深知这样的时刻是教育孩子的绝佳时机。
于是,她趁机对易晓进行了一番教育,希望他能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育机会自然是十分难得的,不容错过。
至于说这次教育之后,易晓是否真的能够铭记在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这还真不好说。
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教育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但无论如何,娄晓娥都坚信,每一次的用心引导,都是对孩子成长的一份宝贵助力。
“好的,我已经完全明白了,我才不会像有些人那样随口说出脏话呢。”
他语气坚定,眼神清澈,仿佛在向大家展示他的决心。
“老师早就已经跟我们反复强调过了,那些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是绝对不能被称为好孩子的。”
易晓站在那里,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阐述着自已的观点,那副认真的模样,把周围的大家伙都逗得忍俊不禁,纷纷笑出声来。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孩子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最初的阶段,他们可能会比较乖巧听话,对爸爸妈妈的话言听计从。
然而,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步入了学校的大门,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老师的话才是最具权威性的。
从那个时候起,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悄然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