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你平时的生活习惯。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们避开的部分,或是你希望我们重点拍摄的內容。”
田振辉轻轻点头:“我这边没什么特別要求,基本都可以配合。”
对方翻出一页资料:“目前公司这边反馈你是独居状態,確认一下,是triage小区对吧”
“內,一直都住那边。”
“好,那我们预计这次拍摄周期是两天半。”
“第一天会全天在你家布机、跟拍生活状態。后面是外出行程跟拍一一比如健身、练习、工作通勤等等。”
“可以,行程上我可以配合。”
“那你平时在家的生活状態是....
“明白了。”作家迅速做了记录,脸上露出笑意,“我们最喜欢这种原始生活感,不做作。”
確认完室內安排,又接著说到外出拍摄內容:
“第二天我们想跟你去一趟公司,看你练歌或排练的状態,然后简单拍一些通勤的片段......”
助理开始在日程表上敲定拍摄时间。
作家继续问道:“如果可以的话,第一天晚上能拍到你下厨+用餐+简单的夜间独处吗我们想做一段『城市独居夜』的小片段。”
会议进入尾声。
主作家收起资料,说道:“那今天就先这样,如果你上午方便的话,我们的布景组可以稍晚一些直接过去看一下现场,做基础布光和机位规划。”
“好的,辛苦大家。”
沟通完《我独自生活》的拍摄流程后,田振辉便带著布景组前往他的小区,开始现场布置镜头与场景。
本来他对节目可能拍到一些过於私人的空间还存有几分顾虑,但经过一上午的交流与实地確认,那点担心倒也渐渐放下了。
虽然节目叫《我独自生活》,但更贴切的名字或许是:
《镜头下,我独自表演“生活”》。
这是圈內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反正镜头最终还是要给粉丝看的。
不过好在他平时的生活习惯还算清爽规矩。
该收拾的早已收拾,该藏的也都藏好。
既不会给剪辑师製造太多麻烦,也能省掉不少无谓的拍摄时间。
更重要的是一他也不打算去刻意营造什么“生活喜好”或“人设標籤”。
只要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態就好。
因为那份“自然”本身,就已经是某种程度的表演。
布置完之后,田振辉没有多作停留,简单整理了下隨身物品,便前往片场。
今天安排的戏份不多,节奏松一些,预估能提前收工。
只是他心里还记看一件事一今天太赶,还没来得及练习徐老师布置的声乐训练。
收拾完剧组那边的流程后,他稍作思考,还是决定去昨天汉江那个位置。
那片空地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
只是走进了些,才发现居然有个熟悉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