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萱萱、赵一帆、赵子涵、赵子彤、赵乐乐……几个先后入书院的赵家小孩儿都极力的护着自家闹事的家长不被别人打死。
屠娇娇、屠化来等友情参与这场闹剧的书院学生则拉着赵大发两口子躲在一边。
抱着孩子等人收养的赵家小年青们缩在角落里,看长辈们相爱相杀,打成一片。
有些被自家家长硬逼着来送孩子的,还忍不住窃喜:打成这样,说不定自己孩子送不出去了呢?
不是谁都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下的崽送人的,尤其是他们现在生活还过得去。
现在各家也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了,小媳妇儿们也不用为闺女抢一条生路而用尽心思。
只要资质好,有习武的天赋,底下长没长那根都一样。
养到五六岁后,往书院里一送,就能学那些飞檐走壁,画符驱鬼的本事。
有本事傍身,还怕女儿过得差吗?
真到那个时候,谁家还舍得金凤凰一样的女儿嫁出去?肯定是找上门女婿啊!
既然找了上门女婿,女儿就也能养老了,女儿生的孩子也能跟自家姓了,那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传给儿子是传,传给闺女就不是传了吗?
只要闺女不在生孩子时嘎嘣一声死了,那养闺女跟养儿子有什么区别?
老赵家的人认为自己真是进步,思想觉悟高到都不搞重男轻女了。
边月要是知道了,也觉得开心。
就像老五说的那样: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凭什么我只能压榨男人,不能割女人韭菜?
老子是资本,资本只看利益,不分男女好吗?
现在小韭菜们这么有自觉,不管男女都培养,才方便她更好的割……不,是储备人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