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熊本熊!来自野原广志的宣传想法!火之国的宣传方式!
藤原一心这句话落地的瞬间,包厢里那股子刚被美食和美酒暖起来的热络气,像是被突然塞进了冰窖,连窗外熊本市的霓虹灯火,都好像隔着玻璃冷了几分。
所有人的筷子都停在半空,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
这毕竟是关于县知事和市长选举的话题,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的国民来说,哪里能掺和的进去呢
可正因为藤原一心是县厅工作的公务员,其父亲还是深耕熊本县本土的老派议员。
野原广志又是名声鹊起的名导演。
那可就不一样了。
小山高冴手里还攥着擦手的湿巾,本来正想给广志添杯清酒,这会儿手僵在半空,眼神里满是惊讶——小池知事,那可是东京都的天,是电视里天天出现的大人物,怎么会跟自家女婿扯上选举这种大事
梦伢更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着,刚才还在抱怨买不到秋田犬的雀跃劲儿,全被这突如其来的问句给冲没了。
她看看藤原一心,又看看野原广志,脑子里乱糟糟的,完全没反应过来这两者之间怎么会有联系。
最先回过神的是小山芳治。
这位前教导主任,一辈子跟课本和学生打交道,最擅长的就是从蛛丝马迹里抓重点。
他放下酒杯,粗糙的手指在下巴上摩挲着,眉头慢慢皱起来,又缓缓舒展开,眼神里先是疑惑,接着就闪过一丝恍然大悟。
“哦……哦!”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又有点抑制不住的兴奋:“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有点印象了!上次看晨间新闻,好像提过一嘴,说《忠犬八公物语》上映的时候,小池知事特意去影院看了,还公开夸过这部电影,说它‘守住了霓虹人的温情’。”
他顿了顿,手指敲了敲桌面,努力回忆着细节:“后来……后来好像还有报道说,小池知事去秋田县考察的时候,特意去了八公的故乡,还跟当地的犬协合了影。当时我还跟高冴说,这知事挺亲民的,居然会关注这种文化小事,现在想来……”
他没把话说完,但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里面恐怕真有广志的影子。
“对对对!”梦伢像是被芳治的话点醒了,猛地一拍桌子,差点把面前的味噌汤碗震得晃了晃:“我想起来了!报纸上还登过照片呢!小池知事站在八公的雕像前,旁边好像还有东京电视台的人!当时我没在意,现在一想,那时候姐夫不正好在忙《忠犬八公》的宣传吗”
她越说越激动,语速都快了不少:“还有还有!前阵子学校里讨论都民满意度调查,老师说小池知事的民调分数涨得特别快,比去年同期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呢!当时就有人说,这跟《忠犬八公》带起来的‘温情风’有关系,说老百姓觉得知事关注这种有温度的文化,是个懂民生的好官!原来……原来这里面真的有姐夫的事儿啊”
梦伢说着,眼睛亮晶晶地看向野原广志,那眼神里的崇拜,比刚才讨论漫画和电影的时候,又多了好几层。
毕竟能跟都知事合作,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有人的目光,这下都齐刷刷地落在了野原广志身上。
有好奇,有期待,还有点不敢相信的忐忑。
就连一直沉稳的藤原一心,也微微前倾着身体,等着他的回答。
野原广志却显得格外平静。
他拿起面前的茶壶,给小山芳治和藤原一心的杯子里都添了点茶,动作慢悠悠的,一点也不着急。
温热的茶水在瓷杯里晃了晃,泛起细小的涟漪,就像他此刻的表情,看不出丝毫波澜。
“确实有这么回事。”他放下茶壶,拿起自己的杯子,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笃定:“小池知事找我的时候,正好是他准备启动连任宣传的节点。当时他的团队跟我聊,说都民对政客的‘距离感’太强,觉得很多政策都是喊口号,没落到实处。他们想找个能拉近和老百姓距离的切入点,正好看到《忠犬八公》的剧本,觉得这个故事里的‘守候’和‘温情’,很符合他们想传递的理念。”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了敲杯沿:“其实一开始我没打算掺和政治。我是个导演,做好片子才是本分。但小池知事的人跟我谈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他说,好的文化作品,本身就有影响社会的力量。如果能用这种力量,让老百姓感受到一点温暖,让他们觉得这个城市还有值得守护的东西,也不是件坏事。”
“后来我想了想,《忠犬八公》的故事,本身就涉及秋田和东京两地——八公是秋田犬,却在东京等了主人十年。正好可以借着这个点,把两地的特产和文化串起来,既宣传了电影,也能帮秋田县带带旅游,还能让小池知事的形象更接地气。一举三得的事,也就答应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就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可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这哪里是“平常”这分明是把文化、经济和政治,巧妙地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