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弈刀叟以生命为代价,逼他师弟出刀,不正说明那位刀阁阁主对此事心知肚明,却又十分忌惮。
他忌惮的,恐怕并非那位尊者本身,而是在佛经之中布下手段的幕后黑手。
能让一位顶尖刀修如此投鼠忌器,甚至需要以师兄的性命为引才敢斩出那一刀,那黑手的可怕程度,可见一斑。
了因如今已然跳了出来,才能够看清这一切,但其他人呢?南荒近百万佛修呢?
思绪至此,他背脊隐隐生寒。
那‘清醒’状态下的空生方丈呢,他在这局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还有那位尊者。
他明明是位列上三级的金刚境尊者,拥有足以纵横天下的实力,为何长年困守于大无相寺这一隅之地?
甚至当初,在空生方丈看似随意的言语引导下,竟差点直接前往大戍皇朝行那“兑子”之举,这完全不像是一位心智清明的顶尖强者应有的决断。
“或许……那位尊者,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
了因心头猛地一跳。
尊者心智改变,一心只为大无相寺,这恰恰说明他并非那幕后黑手选中之人。
那么空生方丈呢?他显然这种危险,所以才在暗中筹谋,布局,竭力避免自己步上尊者的后尘,彻底迷失。
了因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佛珠,只觉得这越来越有意思了。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关键。
修为的高低,似乎并非那幕后黑手筛选目标的标准。
否则,以那位尊者的金刚境修为,理应是最佳的“容器”才对。
可事实却是,尊者心智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一心只为大无相寺,这恰恰说明他并非被选中的那个“正主”。
真正的筛选标准,恐怕就在于对佛经的领悟本身。
越是深入经藏,领悟越深,越会与佛经中暗藏的手段共鸣越强,受到的黑手关注也就越多。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灯火越亮,就越容易被那双隐藏在幕后的眼睛发现。
那么最终的目的呢?
借体重生?亦或是夺舍?
了因猜测,那位刀阁阁主如此忌惮,不敢轻易出刀,正说明那黑手很可能尚未死去,而是以一种诡异的状态存活着,正需要一个完美的“容器”来完成重生!
但这样恐怖的存在,想要重生,怕是也要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否则,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在浩瀚佛经中布下能潜移默化改变人心智的暗手?
这分明是在提前驯化“容器”,磨灭其本身的意志。
或许,那黑手惧怕的,正是被选中之人在最后关头心存反抗,导致功亏一篑。
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像尊者这般,被彻底改变心智,心甘情愿,甚至主动献祭自己的一切,迎接那幕后黑手的降临。
而自己呢?
了因不禁自问。
一个于佛法一途有着非凡领悟力的天才?
或许……是一个…………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