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苹果啊,得看果蒂,”外公拿起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指给沈伊沐看,“果蒂周围如果是深绿色的,说明熟得好。如果还有点青,就再等等。还有,这苹果表面有一层天然的果蜡,越亮越好,那才是新鲜的。”
沈伊沐点点头,这次她没有直接去摘,而是先仔细观察。她发现,阳光照射充足的一面,苹果颜色格外红艳,而背阴的一面则稍显青黄。她挑选了一个颜色均匀、果蒂深绿的苹果,用手掌轻轻托住,另一只手扶着树枝,按照外公教的,轻轻一旋,苹果便顺利摘下。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阳光的温度。
“外公,这个怎么样?”她举起来给外公看。
“好,好眼光!”外公赞许地点点头,“这个肯定甜。”
沈伊沐将苹果轻轻放入外婆递过来的竹篮里。苹果的清香比李子更加浓郁,带着一种阳光的味道。她一边摘,一边听外公讲述着这些果树的故事:哪棵是哪年栽的,经历过怎样的寒冬酷暑,哪年收成最好,哪年又遭遇了虫害……外公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外婆则在旁边补充着,偶尔会因为某个有趣的回忆而笑出声来。
摘苹果比摘李子更需要技巧和耐心,因为苹果长在高处,需要借助外公搬来的小木梯。沈伊沐自告奋勇地爬上梯子,站在高处,视野豁然开朗。整个果园尽收眼底,远处的玉米地在风中起伏,像绿色的波浪。她小心翼翼地摘下高处那些阳光最充足的苹果,每摘下一个,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般兴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跳跃,汗珠从额角滑落,她却浑然不觉,心中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够了够了,再摘篮子要装不下了。”外婆看着满满一篮红艳艳的苹果,连忙喊道。
最后,他们来到了玉米地。玉米地与果园的热闹不同,它显得更加沉静和挺拔。高大的玉米秆像一排排威武的士兵,守护着这片土地。叶片宽大而粗糙,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划在手臂上有些微的刺痛。
“摘玉米可得小心点,”外公递给沈伊沐一副厚实的布手套,“这叶子边缘锋利得很,别划伤了手。”
沈伊沐戴上手套,跟着外公外婆走进玉米地。玉米秆密密麻麻,行走其间需要侧身。空气里弥漫着玉米叶特有的青涩气息,还有一丝泥土的湿润感。成熟的玉米棒子被层层绿色的苞叶包裹着,顶端露出金色的玉米须,像老爷爷的胡须。
“摘玉米啊,要选这种苞叶还绿着,但顶端的须须已经干枯变黑的,”外公剥开一个玉米棒子,露出里面排列整齐、颗粒饱满的金黄色玉米粒,“你看,这样的玉米粒才饱满,一掐还有浆水出来,是煮着吃的最佳状态。如果苞叶都黄了,那就太老了,适合磨玉米面。”
沈伊沐学着外公的样子,用手握住玉米棒子,另一只手抓住玉米秆,然后用力向下一掰。“咔嚓”一声,一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就被掰了下来。入手比想象中更重,带着一种实实在在的分量感。她剥开几层苞叶,看着里面金灿灿的玉米粒,像一颗颗晶莹的玛瑙,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哇,这个好大!”沈伊沐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玉米。
外婆笑着接过,将其放进旁边一个大大的蛇皮袋里:“今年雨水好,玉米长得壮。回去给你煮玉米吃,保准甜。”
玉米地里的劳动比果园里更耗费体力,需要不断地弯腰、掰玉米、剥开苞叶查看。不一会儿,沈伊沐的额头上就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臂也有些酸胀。但看着蛇皮袋里的玉米渐渐堆高,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外公虽然年纪大了,但动作依然麻利,他一边掰玉米,一边给沈伊沐讲着玉米的种植知识,从播种到施肥,从除草到除虫,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外婆则负责将他们掰下来的玉米整理好,放进袋子里,嘴里不时叮嘱着“慢点,别累着”。
当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橙红色时,他们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屋前。屋前的空地上,摆放着几张小竹椅,旁边的小石桌上,外婆已经泡好了清茶。竹篮里、木桶里、蛇皮袋里,装满了玉米的青翠、苹果的嫣红与李子的澄黄,色彩斑斓,像一幅生动的静物画。
沈伊沐坐在竹椅上,手里捧着一个刚洗好的李子,小口小口地吃着,看着外公外婆将收获的果实一一归置。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