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众人的面容越发怪异,现场的气氛也一度凝结,似水成霜,格外冻人。】
【李恪蓦地正视着尉迟敬德,当众点名了:“尉迟将军,你说是不是?”】
【听此,尉迟敬德暗骂了一声,随即,正色道:“没错没错!”】
【“陛下说的没错。”】
【“楚王与晋王有图谋不轨之心。”】
【“所以,臣定会给陛下把楚王、晋王他们抓到长安城,为陛下献舞的。”】
【李恪满意地点点头:“那就拜托尉迟将军了。”】
【“当然,你们要牢记这句话,所谓是说道理谁都可以,但做起来就难了,做得成就更难了啊。”】
【“对于他们,你们可要小心了,切不可大意。”】
【“谨听陛下教诲!!!”】
李世民眉头一扬,笑着评论。
“这个尉迟敬德啊!真是个见风使舵的老滑头。”
“先前,朕问一些事,他也是以这种形式”
“终究还是老了,没以前那个锐气了。”
诚然,他心里也明白,尉迟敬德心中还有一种顾虑,那就是担心会兔死狗烹。
可他明明不会的,哎,何须如此小心谨慎呢!
李宽扯了扯嘴角,无奈一笑。
后面他要是跟尉迟敬德碰面,一定要大声调侃:“尉迟将军你的嘴脸似乎变得有点快了哈!!!”
想必,那时候,尉迟敬德的脸色绝对会令人笑掉大牙啊。
李恪也颇为无奈。
这都是些啥呀!!!
此时此刻,尉迟敬德黝黑的脸庞涨红涨红的。
他可以想到自己的这个名场面被不少大臣重复提前,调侃的画面了。
尉迟敬德的儿子尉迟宝琳,窃笑了一下,随后,咳了咳,清了清嗓子,打趣道:“阿爹,你这变换自如的招数,教教我呗。”
“孩儿也想像你一样,在朝堂上,为陛下献忠心。”
尉迟敬德脚下不留情,一脚踹了过去:“你个臭小子!!”
“都成家立业的人了。”
“现在还敢调侃你阿爹。”
“活腻了不成!!!”
“哎呦!!”顿时,被踹一脚的尉迟宝琳吃了个狗趴灰。
随后,他起身,揉了揉屁股,抱怨了一下:“父亲,你这下手也太用力了吧。”
“孩儿。”
“嗯?!”尉迟敬德那瞪着像铜铃般、要杀人的冷冰冰眼神,顿时投放过去。
尉迟宝琳本还想说什么,可一瞅见这个,立马把口中话吞回去了。
“没事了没事了。”
尉迟敬德黑着一张脸,摆摆手,驱赶道:“哼!赶紧给我滚远点!!!”
见尉迟宝琳走后,他才彻底控制不住情绪,毕竟在孩子面前,要面子的嘛。
“啊啊啊!”
尉迟敬德疯狂的对着木制护栏用力地捶击,木屑飞溅:“该死!被世人看到这一幕,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发泄一通后,又对着天幕,骂骂咧咧的:“你这该死的天幕,你好巧不巧,放这一幕干嘛啊!!!”
“直接略过去不就行了吗!”
“现在好了,世人皆知。”
“我都多大的岁数了。”
“就不能留点面子让我安心的走吗!!!”
就在他骂骂咧咧的情况下,其余人则把注意力移向天幕的后续剧情去。
【这时,李勣斟酌了一下措辞,出声提醒道:“陛下,出兵是好。”】
【“但还没有解决完反贼魏王,便再去招惹两位封王,是不是会让其他封王有所担忧啊?!”他这里没有说太重,但其中的意思,懂得都懂。】
【旋即,他手中笏板微微一晃,谈天说地:“臣认为,倒不如先大举发兵,集中力量,一举拿下反贼魏王。”】
【“然后再调大军向楚王、晋王那进攻。”】
【“这样一来,也不会有三线作战那样吃力了。”】
【“而且,也会更加保险。”】
【众多将领听此,纷纷颔首,显然他们是认可这种说法的。】
【李恪却有不同的见解:“李勣将军的担忧,朕十分理解。”】
【“但正是你所说的这样,朕才要三路发兵。”】
【“因为朝廷中细作众多,此谈话如纸包不住火,必定会被泄露出去。”】
【“若按你所说那样做,你可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那后果就是,楚王与晋王会趁着朝廷的大军围攻魏王时,偷袭我们的粮道以及后军。”】
【“如此一来,朝廷必败无疑。”】
【“而且,也会凭白无故让他们吞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