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深知姑母急欲称帝,乃使人寻到一块白色玉石,复请巧匠,凿八字篆文于其上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五月三日,令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入皇宫,声称获此石于洛水之上,由夜叉神捧之以出。
武则天大喜,命名其石为“宝图”
,即赐唐同泰为游击将军。
又亲拜洛水,行受图典礼。
改宝图名为“天授圣图”
,封洛水为永昌洛水;洛水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为之立庙,祭祀之仪同祭四渎。
并于水侧置永昌县。
五月十八日,武承嗣率群臣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圣母神皇,并作神皇三玺。
无独有偶,至六月一日,有人于汜水之上复得瑞石,呈献圣母神皇。
武则天更喜,命改汜水县为广武县。
又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中天王、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禁止百姓往山中刍牧樵采。
朝野吏民闻说圣母神皇喜欢祥瑞,于是献瑞之风大起,甚于告密。
其后有人献白石赤文,声言其石赤心,是对圣母忠诚无2。
凤阁侍郎李昭德斥道: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岂有此理!
汝道此石赤心,则天下白心及黑心山石巨万,尽怀谋反邪?
有人又以丹朱漆于龟腹,上书“天子万万年”
以献,李昭德当即便以佩刀刮尽朱漆,劾奏其奸,请付予法司究治。
武则天竟以此人心无恶念,即命释之。
乃驾御明堂设朝,聚会群臣,并召宗亲。
当时冬官侍郎狄仁杰升任河南道巡抚大使,上奏吴、楚之地多建鬼神淫祠,奏请毁之,武则天准奏。
于是焚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独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
太后潜谋称帝,谫除宗室,故命诸王朝于明堂。
于是列出名单: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刑州刺史鲁王李灵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贞;李元嘉子通州刺史黄公李撰、李元轨子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绪、虢王李凤子申州刺史东莞公李融、李灵夔子范阳王李蔼、李贞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
诸王因在李唐宗室中皆以才行着称,大有美名,故尤被武则天所忌。
于是诏命常聚明堂,以便武氏宗族及手下酷吏陆续罗织其罪,各个击破。
韩王李元嘉早有察觉,内不自安,被逼无奈,遂密有匡复之志。
便命儿子李撰,趁便递纸条与越王李贞道:内人病浸重,当疗之;若至今冬,恐成痼疾。
李贞一看便即明白,“内人”
是指武氏,“病浸重”
是将作;至冬恐成痼疾,是言秋季应当起事自卫也。
于是比及太后再召宗室诸王朝于明堂,李贞便在殿外与诸王递相惊怪道:我闻神皇圣母已罗织我等罪名,欲于大飨之际使人告密,尽收宗室,诛之无遗类矣。
因琅琊王李冲时在山东聊城守国,未至京师朝见,李元嘉又命李撰矫作睿宗李旦亲笔玺书,寄与琅琊王道:朕遭圣母神皇幽絷,诸王宜各兵,前往京师救我。
李冲得书,诈为皇帝玺书,布于山东各州县道:神皇圣母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
李唐宗室与勋旧功臣闻之,皆都大惊。
八月壬寅,李冲召长史萧德琮等心腹诸将,令其以天子矫诏募兵,分告韩、霍、鲁、越诸王,及贝州刺史纪王李慎,各令起兵共趋神都。
太后闻之,暗道:正无理由杀尽李氏,此是你等自己寻死,须怪不得我!
便以左金吾将军丘神积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宫中禁卫飞骑,复集会京畿各营军马,分兵以讨李氏诸王。
李冲在聊城募兵,得五千余人,欲渡黄河东取济州,先击武水(今聊城阳谷)。
武水令郭务悌大慌,西赴魏州求救。
莘县令马玄素率兵一千七百,欲于中道邀击李冲,但恐力有不敌,遂入武水拒守。
李冲率军至于城外,命推草车塞其南门,因风纵火焚之,欲乘火突入城中。
未料忽然其风转向,烟火倒返,李冲军不得前进,由是气沮。
军中有堂邑人董玄寂,便趁此机对众军说道:琅邪王与国家交战,此乃是造反,诛灭九族之罪也。
故此苍天不佑,风吹火返。
李冲闻而大怒,立斩董玄寂以徇。
众军大惧,因而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最后惟余家僮及左右数十人在。
李冲只得北走博州,申时将至城门,为守门者所杀;凡起兵只有七日,便告失败。
丘神积引军到至博州,城中官吏素服出迎,皆被丘神积挥刃杀之;更趁势大杀城中吏民富户,掠其家财以为己有,破博州千余家,狠毒甚于盗贼。
又说越王李贞,闻报李冲在聊城起事,亦举兵起事于豫州,分兵攻陷上蔡。
九月丙辰,武则天命左豹韬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率兵十万往讨越王李贞,又命张光辅为诸军节度